近年来年年都有的6·30光伏抢装潮,今年来得似乎要更晚一些。已是五月中旬,6·30抢装潮却仍然没有出现的迹象。有关人士分析称,根据我国新的政策变化以及国家能源局释放的信号来看,2018年或将是我国光伏行业的“严控时代”,已连续多年的迅猛增长势头或将于今年戛然而止。
自光伏扶贫政策实施以来,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光伏扶贫电站建设高潮。但有两个问题一直受到大众关注:一、电站的技术水平如何?会不会有中标企业建设电站使用的是落后的技术;二、是否有企业参与投资,这些企业的投资收益如何保障,电站的收益能否真的全部归属贫困群众?
上交所3月29日公布,由于海润光伏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违规,决定对公司及时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孟广宝、财务总监阮君予以公开谴责;对公司时任副董事长李安红、副董事长王德明、副董事长吴继伟、董事李延人、独立董事金曹鑫、独立董事徐小平、独立董事郑垚、董事会秘书问闻予以通报批评。
昨日(2月28日),第十一届日本国际光伏展(PVEXPO)在日本东京国际展示馆开幕。本次国际光伏展的光伏板块中,有三分之一的展商为中国企业或中国企业的日本分公司,其中华为、阳光电源、协鑫、天合光能、隆基股份、尚德、晶科能源、晶澳太阳能、英利等知名企业都有参展。
2017年,台湾光伏制造商昱晶能源、升阳光电、新日光合计营收为309亿新台币,低于2016年的408亿新台币营收。
近年来,欧美国家针对我国光伏企业多次展开“双反”调查,通过提高税率、限定价格,直接削弱我国光伏产品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因此将业务重心转移至国内或其他新兴市场。
近日,中国光伏企业正信光电与巴西马托格罗索州(以下简称马州)州立发展中心正式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合作协议,未来3至5年内,正信光电将与马州政府合作建设太阳能电站、生产线,开发马州采矿业一体化光伏解决方案,项目总投资超3.6亿美元。
10月30日报道日媒称,中国的光伏产业公司正陆续打入日本市场。这是因为日本政府调整了以固定价格购买可再生能源的制度,而建设大规模太阳能发电站要求低价格的光伏板等产品,中国公司从中发现了商机。日本光伏企业或将面临跟德国光伏产业同样的命运,即当地企业被中国企业横扫。
日前,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发表声明称,将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在涉及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领域对中国正式启动贸易调查。此次调查立即引发中国光伏行业担忧,因为该行业近年来已经连续多次遭遇国际贸易壁垒,而此次“301调查”的主要调查对象又是中国。
光伏企业在城镇土地使用税(以下简称土地使用税)的征缴问题上近来遇到诸多困扰,例如在招商引资阶段,地方政府承诺给与光伏企业土地使用税税收优惠政策。但在电站建成后,光伏企业却被要求每年按照征地或实际用地面积缴纳土地使用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