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是主动找死,不扩是被动等死。”这句在光伏制造业颇为流行的玩笑话,或许也是不少业内企业家每逢年关都会面临的纠结之一。
工信部公告《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八批)和拟撤销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名单(第三批)
过去10 余年,我国的光伏产业规模快速扩张,商用技术屡破世界纪录,一举发展成为具有全产业链领先优势的科技产业。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一项研究显示,光伏产业是我国领先世界且具有极大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但与此同时,相对于先进国家,我国光伏产业在部分领域仍有不足,需要进一步找差距、补短板,继续巩固和提升我国光伏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
2019年前三季度,国内光伏电站的累计交易量约为1600MW,与2018年的全年的3741MW交易量相比,交易规模减少了2141MW,降幅达到57.23%。
当下,在民营企业聚集的光伏产业,国企的身影逐渐增多,特别是下游电站端,“国进民退”之风愈演愈烈。而追溯至产业链上游,国企之声似乎相对微弱。
近日,总部位于中国的光伏制造商Seraphim太阳能将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Kanowna Solar PL开发的9MW光伏电站项目提供太阳能模块。
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的要求,根据《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18年本)及《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经企业申报、省级工业和信息化管理部门核实推荐、专家复核等环节,现将拟公告的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七批)予以公示(见附件1)。
近日,印度光伏制造商Waaree Energies与一家大型太阳能供应商合作,为越南Khanh Hoa省的60MW(AC)太阳能项目提供EPC和模块供应合同。
来自台湾中央通讯社(CNA)的报道称,台湾三大光伏制造商昱晶能源、升阳光电、新日光之间的合并将于10月1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