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德国SMA集团宣布其中国公司由管理层收购而私有化,自此中国光伏市场诞生了一家新的逆变器品牌——爱士惟。在光伏行业里,爱士惟是个特别的存在,初出江湖却早已身经百战,独立给爱士惟带来了什么,独立之后的爱士惟又将做些什么?
中国光伏逆变器制造商特变电工将于11月29日在印度班加罗尔举行其两条逆变器总装线的落成典礼。据了解,这将是第三个中国逆变器企业赴印建厂,不知是巧合还是必然,三家企业均选择落脚印度第五大城市班加罗尔,且规划产能均为3GW。
大浪淘沙沉者为金,风卷残云胜者为王。穿过光伏逆变器行业历史的迷雾,既有英雄谢幕,也有豪杰登场,几轮洗牌过后,无论是技术路线还是竞争格局显然都较之前大为不同。
不管是主动退出还是被动淘汰,光伏逆变器市场的竞争堪称惨烈。在黄金时代进场,最终却没有挺过寒冬的企业不胜枚举。尴尬的现实是,在经过大浪淘沙式的行业洗牌后,逆变器无人售后、无货可换使早期并网的光伏电站陷入窘境。而在硬币的另一面,光伏逆变器的换新、技改服务正成为一片新蓝海。
近日,青海省海南州特高压外送基地3GW光伏+2GW风电电源配置项目公示最终中标结果,最终国家电投旗下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河公司”)及其联合体斩获2.4GW光伏、1.65GW风电项目,成为此次招标最大赢家。
日前,业内瞩目的7-9月中国光伏逆变器出口额数据已经出炉。根据进出口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逆变器出口总额达到7.8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5.17亿元),逆变器出口金额前20家企业占比突破50%,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
2019年的光伏政策拖到今年4、5月才发布,给予今年的装机时间较少,因竞价参与时间较长,多数项目都在等待下半年的爆发。今年不管是能源局,还是行业咨询机构和专家,都给出较为乐观的预测。可现实是:竞价项目停滞不前,平价项目动力不足,分布式项目较少,户用光伏指标告罄,导致2019年下半年出现了悲观的预期,行业也在这种情形下,出现了降价、转型、卖电站等现象。
日前,涉及光伏逆变器生产的茂硕电源(002660.SZ)在公布了2019年上半年报之后,收到证监会问询函。在回答问询函时,茂硕电源透露:公司光伏逆变器营收大幅下降了 88.95%,正谋求转型。
短短三个月,实现了经营业绩逆转。深市公司科士达交出了一份亮丽三季报。 10月21日晚间,科士达发布了三季报。财报显示,今年前9个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42亿元,同比下降8.81%,对应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同)2.30亿元,同比增长3.67%。
2019年8月,光伏逆变器总出货量达6.08GW,出口总额2.24亿美元。其中,TOP20厂商出口总量达到5.13GW,出口总额达到了1.66亿美元。其中华为出口额4944万美元,出货量1755MW,排名第一,阳光电源出口额3733万美元,出货量1570MW,位居第二,锦浪出口额1100万美元,出货量173MW,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