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开发布一批年度研究成果,其中,《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2019》分析了2018年全球能源发展新动向,拓展了化石能源供需格局与贸易流向分析,细化了重点工业环节、具体交通方式、细分建筑领域用能变化趋势,重点研究了国家能源战略和政策及亚太中长期能源发展。现摘取报告重点内容,以飨读者。
根据商品研究机构CRU的报告,2019年,全球绝缘金属电线电缆的需求将仅同比增长0.9%,达到1900万吨(按照导体重量计算)。这是因为全球许多主要消费市场的需求弱于预期所致。
2019年12月26日,全球将迎来“日环食”景观。日环食天象将在中东、南亚和东南亚等地上演。由于我国不处在日环食带所经区域,我国全境可以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天象(越往南方观看效果会越好)。
国际市场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日前发布2020年高压电缆市场报告称,近年来,随着长距离输电需求以及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加,全球高压和超高压电缆的市场在供应和需求方面都在变化。供应商正在开发具有更高电压的电缆和更薄介电绝缘层的新技术。在需求方面,全球正在针对新一代超高压输电技术,城市网络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制定法规。
2019年受补贴政策退坡及车型老化影响,中国/美国市场下半年开始同比负增速,全年销量增速从过去几年的60%以上下滑至10%以内,全球市场阶段性景气下行。
最新研报指出,全球光伏装机需求持续高景气,随着下半年国内竞价项目集中落地,有望进入年内需求高峰;风电行业开启确定性抢装行情
提及世界能源展望,能源从业者多习惯于直接引用某些展望的研究结论和展望数据,而不太细究背后的假设与意图;有些研究者将不同机构的展望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找到广泛认同的发展大势。本文从编制目的、研究力量、机构立场、宣传交流四个方面解读隐藏在世界能源展望背后的“权谋”。
核保险是核安全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核电保险保障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核电最为坚强可靠的伙伴。
国际能源署(IEA)周二表示,由于亚洲经济增长抵消了欧洲和美国的疲弱需求,预计到2024年,全球煤炭需求将保持稳定。
风能和太阳能将引领全球电力行业的转型。陆上和海上风电装机容量需超过总电力需求的35%左右,到2050年成为主要的发电来源。这意味着到2030年,全球陆上风电的累计装机容量应增加至1787GW,到2050年应增至5044GW;到2030年,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应达到228GW,到2050年将大幅增长至接近1000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