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首个规模化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正式投入运营,晶澳太阳能为项目配套的10MW光伏发电系统供货全部高效PERC组件,助力我国液态太阳燃料合成关键技术突破,推动国家清洁能源发展及能源结构变革。
由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杨明辉研究员带领的固体功能材料团队在先进气体传感材料的研发与先进气体传感器设计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对材料结构、形貌及组成的设计,开发出一系列高性能的气体传感材料,包括首次将金属氮氧化物异质结构材料应用于气体传感材料(Small, 2016, 12(23): 3128-3133)、首次合成纯相Sn3N4材料并应用于酒精传感(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17, 29(3): 969-974) 及多种多壳层中空传感材料(ACS Applied M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近几年已取得阶段性进步。然而,这一产业距离真正市场化却仍面临着诸多制约,而在这其中,关键技术的突破首当其冲被认为是亟需解决的一大瓶颈。
IT之家11月14日消息 据工信部官网消息,工信部办公厅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工作方案》的通知,到2020年,突破自动驾驶智能芯片、车辆智能算法、自动驾驶、车载通信等关键技术,实现智能网联汽车达到有条件自动驾驶等级水平。
日前,江苏安靠智能输电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超、特高压智能地下输电系统研发及关键部件产业化”项目通过竣工验收。项目总投资2.1亿,建成后实现了电缆连接件与GIL设计和制造的智能化,掌握了超、特高压智能地下输电系统的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超、特高压输电系统的难点,保障了国家电力能源安全。目前项目已实现销售收入9000万元。
对此,万钢提出首先要认清国内发展氢能燃料电池的优劣势,扬长补短,制定具有针对性地发展策略。国内在新能源汽车研发/推广经验、丰富的氢能源、广阔的汽车市场容量方面存在明显优势,但在存在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链建设薄弱、产业/商业化进度滞后、技术标准/检测体系严重滞后等短板。
据重庆日报报道,10月11日,从两江新区了解到,落户该区的独角兽企业——云从科技凭借“智慧金融中的集成生物识别关键技术及应用”入选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一等奖。
新思科技全面的数字和定制设计流程,通过使用专为人工智能优化的关键技术,提供同类最佳的设计实现质量(QoR)和最短的设计收敛时间(TTR)。
“大家好,今天是2018年9月17日,星期一农历八月初八。热烈祝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隆重召开……”科大讯飞创始人、董事长刘庆峰用一段语音合成的新闻联播来开启他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演讲。
近年来,我国智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迅猛,但在核心及关键技术的原创性研究、高可靠性基础功能部件、系统工艺应用解决方案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业内专家认为,一方面要扩大国产机器人产量,提高国内机器人企业的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