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10月,全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达177.4亿美元,同比增长32.3%,超过2018年全年出口总额。预计2019年全年出口总额将超过200亿美元。
前10月,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达177.4亿美元,同比增32.3%,超2018年全年出口总额。预计2019年全年出口总额将超过200亿美元。
呼和浩特海关所属乌拉特海关12月4日消息指,从2012年至今年10月份,内蒙古累计经甘其毛都口岸对蒙古国出口电力74.85亿千瓦时,贸易额46.77亿元
“近年来,中国光伏行业利用自身产业优势快速发展,在全球光伏市场中取得了全面领先优势。同时,国内光伏企业也开启了从产品供应到全产业供应的局面。在政策驱动下,国内光伏产业将会持续保持健康发展态势。”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在“2019年光伏产业链供应论坛”中指出,2019年是中国光伏行业从竞价光伏转向平价上网关键的一年。
2019年10月,光伏逆变器总出货量达4.83GW,环比上涨7%,出口总额2.05亿美元,环比上涨4%。其中,TOP20厂商出口总量达到3.99GW,出口总额达到了1.5亿美元。出口额方面,华为出口额5301万美元,出货量2078MW,排名第一,阳光电源出口额2080万美元,出货量516MW,位居第二,锦浪出口额1266万美元,出货量173MW,排名第三。出货量方面,台达出货量210MW,出口额802万美元,跻身前三。
日前,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0月,我国光伏组件出口总计4.52吉瓦,环比9月份的6.3吉瓦下降28.3%,同比增长12.7%。今年1-10月,我国光伏组件出口共计57.3吉瓦,同比增长53.2%。
从出口来看,去年531之后光伏产业链价格下滑40-50%,海外需求得到刺激,以组件为例,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光伏组件出口49.9GW,同增80%,显示海外需求旺盛。根据数据分析,荷兰是本季度中国光伏组件出口的最大的海外市场;由于对中国组件的保障性关税按期下调和未来将要加征关税的不确定下,印度在本季度排名升至第二;日本和乌克兰分别位列第三和第四。
2019年10月,光伏组件总出货量达4.67GW,出口总额11.8亿美元。其中,TOP30厂商出口总量达到4.09GW,出口总额达到了10.37亿美元。企业出口方面,晶科出口额2亿美元,出货量718.9MW,排名第一,晶澳出口额1.33亿美元,出货量508.05MW,位居第二,阿特斯出口额1.32亿美元,出货量564.06MW,排名第三。
日前,江西上饶海关对外公告,江西与金砖国家外贸联系日趋密切,呈现绝对总值稳步增长、商品结构渐趋丰富、光伏产品依旧强势、“一带一路”作用显著的特点。
2019年,我国光伏产业走出2018年政策调整的低迷期,在制造端不断取得质和量上的双突破,并在出口环节做到了近6年来的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