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在合肥一批制造业企业调研中发现,当地已经涌现出一批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他们有的是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有的是“科技小巨人”企业,他们凭借小而精、小而强的产品,正成为行业引领者。
本次大会还将组织举办主旨论坛、智能制造论坛、人工智能(中国声谷)论坛、国际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论坛等10多场专题论坛,围绕国内外制造业最新成果及安徽智能制造发展脉络筹办7类别具特色的展览活动,推进央企、民企、外企、侨企、台企五个方面项目对接。
从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情况来看,2010-2016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增速越发趋于平缓。2017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7.9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
作为制造业数字化技术和工程服务的先驱,艾默生扩大了其IIoT产品组合,称为Plantweb数字生态系统。它不仅包括广泛的传感器网络和网络安全工具,还包括软件应用程序、数据分析和IIoT相关服务。IIoT的价值就在于,它可以更好地利用数据来提高工厂的可靠性、能源利用率、安全性和整体运营。
二战结束后,日本制造业从战争废墟中快速恢复并崛起。而后,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日本制造”长期凭借其优越的产品性能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享誉全球,受到世界各地消费者的狂热追捧,说到“Made in Japan等同于质量担当”,几乎不会有太多人反对。
日本,是继美国、德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建立起来机床工业、制造业、工业化的强国。1889年,池贝铁工厂的建造,标志着第一台机床的诞生。以机床为主要工业,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了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和核电工业。
尽管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凭借着对高精尖技术与知识产权的牢牢把控,美国仍无可争议地处于头部位置,可当大量的生产加工环节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海外时,美国本土的就业与民生也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的情景即便再美好,也无法掩盖美国老百姓对制造业回归的翘首期盼。
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河南省工业经济联合会、海名国际会展集团主办,郑州海名汇博会展策划有限公司承办的第14届中国郑州工业装备博览会(以下简称“郑州工博会”、“ZIF”)将于2018年6月1-3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周济院士认为,未来20年是中国制造业实现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坚持并行推进融合发展的技术路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形成经济科技和金融的深度融合,良性循环,实现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升级,跨越发展。”周济院士说。
在新工业时代,制造业正面临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创新,在此过程中充满着无数的商业机会和挑战,所以,这是一个需要我们高度配合,产业创新的一个关键时刻。物流展与智能工厂展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在展会舞台上给企业作充分的展示和交流,更重要是让企业掌握新工业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