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两会国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性方针起,传统制造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2月17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制造”节目将焦点对准家电业智能制造。其中,海尔互联工厂作为国内传统制造业供给侧改革的先驱,成为柔性制造的样板工程。
近日,工信部等3部门联合印发《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至此,《中国制造2025》的“1+X”规划体系全部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制造2025》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全面转入实施阶段。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了解到,随着《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的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1+X”规划体系全部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制造2025”顶层设计基本完成,11个配套实施指南已经全部发布,全面转入实施阶段。
警钟长鸣!大国之间的制造业之争,意味着中国制造真正的考验到来。成本、劳工、技术、营商环境、贸易摩擦……多重制约之下,谁能成功围?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再要求苹果公司将其制造业务转移至美国本土,而且苹果也与白宫新主进行了一番承诺,但一段时间过后,苹果似乎开始对“美国制造”这一概念的炒作大大降温。
为推进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启动了“1+X”规划体系的编制工作。其中,“1”是指《中国制造2025》,“X”是指11个配套的实施指南、行动指南和发展规划指南。目前,11个X已经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共同研究编制发布实施。
在工业4.0提出之前,传统制造业追求的是本国,甚至是全球范围内的扩张产能,大多数企业是通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堆积自己的产量和业绩。
美国制造业占了12%的全国GDP以及占有9%就业人员总数。接近70%来自美国的进出口和制造业有关。该行业代表了一个对国家经济健康非常重要的领域。 在过去的40年中,机器人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在汽车行业。最近,电子行业已经成为主导行业。
报道指出,巴西正在经历其史上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但其国内诸多企业通过开展跨境业务在巴拉圭创造了数以千计的就业机会。起初,巴西政府广泛欢迎跨境业务的开展,但随失业率上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巴西的跨境投资正面临越来越多的严格审查。
据韩国亚洲经济中文网报道,制造业的整体不景气形势使该领域根基产业面临严峻的招工难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韩国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对打算在“根基产业”工作的留学生放宽就业签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