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5月国务院颁布《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以来,关于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议题便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消失的人口红利,日渐集中化、规模化的生产以及制造业需要高质量发展的诉求,成为推进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先决条件。而在技术、资本、政策和人才的多重助力下,智能制造作为我国工业自动化生产的重要助力,已经在众多行业得以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
苗圩介绍,一年来,工信部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再上新台阶,“中国制造2025”配套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新材料产业重点工程扎实推进,国际对接合作不断深化,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取得新成效,推动网络强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纵深发展,大力推动智能制造,大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持续提升。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制造正在历经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也逐步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其中,发展速度最为明显的当属物联网和5G通讯技术的全面爆发。
“我是个幸运儿。”沈阳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在2017央视财经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峰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国制造业”主旨论坛上发出感叹,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近年来,机器人产业一直逆势增长。
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离不开智能化生产。产业升级,职业教育就要跟着升级。高职教育要有新观念,让学生变得更有“技术含量”。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中国日报》采访了著名跨国公司的商业领袖,了解他们对中国经济发展以及对全球贡献的看法。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19日在北京表示,中国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网络大国地位。根据工信部当天公布的材料显示,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已超8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位居全球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