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幸运儿。”沈阳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在2017央视财经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峰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国制造业”主旨论坛上发出感叹,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近年来,机器人产业一直逆势增长。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其核心之一,也是其主攻方向,就是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是智能制造的关键组成部分。智能制造体现在: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不同的企业也处于这四化的不同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九大进行了系统部署,不仅再次强调创新发展理念的首要地位,明确了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五个强国”建设以及打造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具体目标,还在任务部署上重点强调了6个方面:更加突出基础研究、战略支撑、战略科技力量、企业主体和成果转化、创新环境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在政策的指引下,“中国智造”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今日,以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深耕布局中国先进制造业的杉帝科技宣布,公司目前已经获得央企中电光谷联合产业集团千万元战略投资,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助力中国传统制造企业走向智能制造,打造Chinamade中国之造品牌。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这为我国科技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离不开智能化生产。产业升级,职业教育就要跟着升级。高职教育要有新观念,让学生变得更有“技术含量”。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念修、科学技术部副部长李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罗文,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信息化发展局局长徐愈,以及相关领导出席联盟大会。来自中科院、工程院的院士专家、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企业与研究机构、媒体等代表,共300余人参加此次大会。
近日,工信部等3部门联合印发《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至此,《中国制造2025》的“1+X”规划体系全部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制造2025》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全面转入实施阶段。
“培养并选拔掌握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人才,是数字时代的需要,也是我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一环。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需要脚踏实地的工匠精神,而数字化和工匠的结合符合现在中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数字工匠’将成为未来中国智能制造的中流砥柱。”在第九届全国3D大赛暨3D大会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张红旗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