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发现,他经常听见有人说“怎么能让机器人抢了人的饭碗?”他说,机器人是用来造福人类,而不是替代人类的,人机合作共融是未来的方向。未来的机器人有眼睛、有手脚,是具有视觉和触觉的,说不定会进入千家万户。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2017年版)》26日在北京发布。技术路线图编制专家组的研究表明,到2025年,中国通信设备、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三个领域将整体步入世界领先行列,成为技术创新的引导者。
早前,机器设备制造商们已经在大型应用中将HMI与控制器紧密集成,实现了生产力的提升。如今,借助全新Allen-Bradley PanelView 5310系列图形终端,制造商们完全可以将这些集成优势引入小型应用之中。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制造业飞速崛起,成为一张耀眼的国际名片,同时也进入转型的十字路口。当前,不少传统企业正在经历市场饱和与产品严重同质化之痛,生产效率低下、服务方式落后、产品供给单一等弊病成为企业发展的“拦路虎”,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多元化、异质性和定制化的市场需求。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加速智能化转型已迫在眉睫。
近日,工信部正式下发《智能传感器产业三年行动指南(2017-2019)》(简称“指南”)。为了贯彻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工信部于2016年4月启动了该指南的编制工作,于2017年11月20日正式印发。《指南》提出总体目标,规划到2019年实现传感器产业取得明显突破,智能传感器产业规模达到260亿元,其中主营业务超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超过1亿元的企业实现20家。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生产线产能稳步增长。
据了解,OPPO、vivo表示若博通成功以1300亿美元并购高通,担心未来博通可能会提高晶片价格,而且可能大幅削减高通的研发开支。同时,小米也对该并购交易保留意见。三家企业还称若并购成功可能会更换供应商。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制造正在历经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也逐步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其中,发展速度最为明显的当属物联网和5G通讯技术的全面爆发。
有消息称,GE计划最早在今年春天宣布分拆决定,200亿美元资产面临分拆的可能性较大。多元化业务板块发展受阻、股价表现疲软以及高管团队的调整都被认为可能加快此分拆进程。第一财经记者向GE求证是否会于今春分拆,截至发稿,该公司未予答复。
在美国这一全球标准最严格的市场,格力电器为何能够一举中标?凤凰世贸中心首席执行官Marshall Stahl表示:“格力是中国制造企业走向世界的代表。为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格力积极探索新能源与空调的结合,自主研发出光伏空调,这与凤凰世贸中心筹建的低碳环保初衷不谋而合。所以,我们选择了中国制造,选择了格力。”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哈佛大学过去开发的机器人Delta手臂通常用在组装生产线,其速度和灵巧度决定了工作空间需要足够大,如今哈佛大学的工程师已经开发出这款通用型机器人的世界最小版本,取名为“MilliDelta”。顾名思义,这款新型机器人的操作级别为毫米级,可以在精细拾取、包装、制造甚至外科手术方面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