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以整车企业为主体的生产责任延伸制度的建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已步入渠道建设的关键时期。”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原副巡视员、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秘书长黄建忠4月17日在第七届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再生暨二次电池回收与再生技术研讨会上表示,我国动力电池的设计生产和废旧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处置、综合利用目前都处于亟需扶持、规范发展的初步阶段。
“只知道电芯终生包换,至于换下来的电池去哪儿了,我还真不知道。”日前,北京车主赵翔2013年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出现了电池续航能力缩短的问题。按照生产厂家推出的“电芯保终生”政策,他到4S店进行了更换。
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动力电池毛利大幅下滑,后补贴时代降低成本和提升能量密度成为动力电池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武器。现在这种压力也开始向上游材料领域传递,四大核心材料中,电解液成为进入2018年以来竞争最为激烈的细分市场之一。
正极材料在动力电池中占比的上升,而锂钴等原材料供给不平衡的加剧,给动力电池降低单位成本造成极大压力。业界专家认为,动力电池行业洗牌加速,竞争、补贴减少甚至取消将导致价格下滑明显。原材料价格坚挺将影响电池企业毛利率,预计2018年动力电池企业毛利率将由目前的30%左右下降到20%左右。
“只知道电芯终生包换,至于换下来的电池去哪儿了,我还真不知道。”日前,北京车主赵翔2013年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出现了电池续航能力缩短的问题。按照生产厂家推出的“电芯保终生”政策,他到4S店进行了更换。面对拆卸下来的电池,赵翔生出了疑问:这些旧动力电池要如何处理?
“由于动力电池标准不一,柔性PACK生产线是实现动力电池模组自动化的生产的必经阶段。”深圳市普盛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盛旺)第五事业部副总赵继东在接受OFweek锂电网采访时表示,动力电池大规模制造对模组PACK自动化产线在产品性能、生产效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标准的不统一,严重制约了PACK环节的自动化。
4月9日,坚瑞沃能公告称拟通过存货销售和固定资产销售的形式将公司对相关供应商的应付债务进行抵扣,所涉及的金额共计18.48亿元。为增加单一业务抵抗风险能力,沃特玛开始抛弃单一动力电池业务路线,加快发展储能电池。
钴金属价格在2018年持续走高,相比第一季度初期的52万元/吨,4月份上涨幅度超过20%,虽然,原材料上涨除了受到短期的资本炒作影响,但是,整体产业供应分布过于集中,将推升价格在中长期持续上扬。对于锂电池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势必要开始逐季反映材料成本,这同时也考验电池产业能否尽早调整,降低对于钴金属的依赖。
《报告》显示,退役的动力电池将按照先实施梯级利用、后实施资源再生利用的方式进行回收利用。据测算,由此带来的电池回收利用市场规模将在2020年达到65亿元左右,其中梯级利用市场规模约41亿,再生利用市场规模24亿元。
新能源汽车相比于燃油汽车,虽说没有了尾气污染的危害,但是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如果处理不好,也是一个巨大的环境隐患。为有效管控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处理,日前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新能源车企是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责任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