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化石燃料的消耗量急剧增加,以满足能源需求,导致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发展清洁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将环境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能量收集技术已经收到了广泛的关注。
这是伦敦智囊团机构Carbon Tracker本周发布的一份新报告中强调的一个警告,标题为《弥合差距:1.6万亿美元的能源转型风险》。该报告首次对国际能源机构(IEA)发布的三种情景进行建模和分析:超越2度情景(B2DS),目前与1.75°C的全球变暖结果相一致;可持续发展情景(SDS)与2°C升温结果一致;和新政策情景(NPS),这与2.7°C的变暖结果一致,符合当前的全球各国政府政策。
位于斯德哥尔摩西北部韦斯特罗斯的联合热电站Malarenergi计划到2020年将由燃油和燃煤发电转变为无化石燃料的发电设施。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这就是特朗普上任百天的真实写照。100天的时间里,特朗普凭借签署的29份行政令荣为二战后最“勤奋”的总统,但尴尬的是又创下了50年来最低的支持率。
美国彭博社2月19日报道说,印度日前举办的一场全新拍卖会上所拍出的破纪录太阳能费率,可能有助于促进印度的绿色能源投资,并让未来新的电力更多转向新能源,而非化石燃料。
这并未使公众感到震惊,因为自2011年起,欧洲国家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在平稳下滑。2012年形势变得更为严峻。根据《新科学家》报道,芬兰提高了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使得次年风电装机量翻倍。11月22日,芬兰政府又向可再生能源部门投入了8500万美元(8000万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