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首届“青城山中国集成电路生态高峰论坛”在四川召开。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设计分会副理事长戴伟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该论坛借鉴已经举办了七届的东莞松山湖论坛模式,以专业性的论坛促进地方产业发展。
之前三星位于京畿道平泽市的新半导体工厂已经正式投入生产,其主要量产的是第四代3D NAND闪存芯片,其共投资186.3亿美元,以巩固其在内存芯片和下一代智能手机领域的领先地位。
最新数据显示,韩国六月份半导体出口价格创下30个月新高,再次证明全球芯片需求持续成长。据韩国央行周一公布数据,六月半导体出口价格指数来到48.79,此为2014年十二月以来之最,当时指数报49.05。
据《金融时报》报道,三星电子在2017年度二季度超越英特尔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根据市场分析公司野村证券(Nomura)的数据,三星电子今年第二季度的芯片销售额预计为151亿美元,高于英特尔144亿美元的预估销售额。
研调机构IC Insights表示,即便今年终端电子产品出货产值仅将年增2%至1兆4,930亿美元,但半导体业产值将可望年成长15%至4,191亿美元,主要成长来源将来自DRAM、NAND Flash价格上涨带动。
据报道,未来10年,中国计划向国内芯片行业投入高达1080亿美元资金。这样的举动,让全球芯片制造占有率不足10%的中国,有望颠覆未来的芯片产业。如果能够实现芯片制造能力,并打造健康的生态圈,那未来不但全球的大部分电子产品由中国企业生产,中国还将垄断大部分的芯片生产,当然也有可能,彼时中国企业已经看不上简单的制造预组装电子产品,全部发力芯片制造。
南大光电7月13日晚间公告,公司拟与北京易科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厦门盛芯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暂定名,具体以工商登记为准,以下简称“盛芯产业投资基金”),盛芯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人总认缴出资额为 2 亿元,投资领域为半导体材料及设备等相关产业。公司拟以自有资金 1,000 万元作为有限合伙人参与设立盛芯产业投资基金,占产业投资资金 5%的份额。
据日本媒体报道,韩国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CEO朴成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目前的局面对于他们收购东芝半导体非常不利,但是他们还是没有放弃收购的机会。不过,这次采访是在一次活动的中途作出的回应,因此是否代表整个集团的态度还不得而知。
TCL集团于7月12日晚间发布公告称,上市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长江汉翼、星宇有限、林周星澜、林周星涌、林周星源、林周星涟合计持有的华星光电10.04%股权,由本次重组交易各方协商确定为40.34亿元元,全部以发行股份方式支付。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直接持有华星光电 85.71%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