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2016年半导体业务整体还是未能回到一个稳定增长的状态。而同时,电子市场的需求性质以及半导体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进入一个关键的时期,推动我们今天看到的一些重大的事件和变革,其中很有代表性的表现就包括半导体业内大大小小不断发生的并购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诸多IoT生态系统联盟和伙伴关系。
有赖于今年半导体市况回温,以及去年同月石化生产设备定检岁修,下半年比较基数低等因素,让台湾终结史上最长、连17个月负成长,主要归功于积体电路出口66.9亿美元,年增约5.5亿美元、占8.9%,金额为历年单月第3高。且由于出口回温带动电子零组件进口,半导体业者持续扩充先进制程投资,当月半导体设备进口17.5亿美元,年增率16.5%为历年单月第3高。
日本时事通信社、韩国中央日报日文版19日报导,韩国LED厂首尔半导体(Seoul Semiconductor)将以全球照明、电视等厂商为对象祭出“专利大战”,已对台/陆/美/欧等全球29家企业发出侵权警告。
针对12月15日至21日关中地区出现的重污染天气过程,省环保厅于12月17日,派出四个检查组分别对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四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启动情况及涉气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调查显示,各市发布预警、启动应急响应的情况较好,均按照预警分级标准及时发布和启动。所检查企业大多能按照要求实施关停或达标排放,个别企业仍存在项目及监测设备未验收等问题。
拓墣产业研究院最新研究显示,中国大陆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自2015年出台后,大基金承诺投资额度已接近人民币700亿元,其中多数资金投入于半导体制造端晶圆厂的建置,占已投资比重约60%,预期在完成制造端布局后,大基金下一个阶段的投资重点将转向IC设计产业。
历经2015年及2016年的购并狂潮,半导体产业的势力版图已经出现明显改变。据IC Insights最新预估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前五大半导体业者(英特尔、三星、高通、博通与SK海力士)的营收总和将占全球半导体销售金额的41%,比十年前增加9个百分点。
观察上世纪80年代,日本借助发展存储器超过美国,而争得全球第一。之后90年代,韩国依同样的手法,利用存储器打败了日本,而争得全球存储器霸主地位至今。此次中国半导体业欲同样采用发展存储器来打翻身仗,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全球半导体业界的巨大反响。
若大陆成功收购国际硅晶圆厂Siltronic,将可让大陆半导体产业摆脱对于国际硅晶圆厂的依赖,由于Siltronic全球客户涵盖台积电、联电、世界先进、英特尔(Intel)、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东芝(Toshiba)、GlobalFoundries、SK海力士(SK Hynix)、力晶、德仪(TI)、恩智浦(NXP)、美光(Micron)、意法半导体(STM)等,一旦Siltronic被大陆收购,是否造成全球硅晶圆供需失衡,可能是另一个问题。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公布最新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统计报告,2016年第3季半导体设备出货金额达109.8亿美元,与上季相比提升5%,更较去年同期成长14%。其中台湾半导体设备第3季出货金额仍排名全球第一,季增与年增率均达二成以上成长,表现相当亮眼。
半导体业购并风潮不断,但购并后的产品线与组织调整,才是购并后能否成功的关键。微芯(Microchip)在2016年4月完成对爱特梅尔(Atmel)的收购案,如今产品线整并计画已开始推动。由于双方原本的产品线就有相当大的互补性,因此微芯决定,双方原有的主力产品线都将原封不动,继续供应给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