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1日,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CITT)发布了启动对我国光伏产品双反调查日落复审申请阶段的公告。涉案产品为原产于或出口自中国的晶硅光伏组件和层压件产品(certainphotovoltaic modules and laminates)。根据公告,利害关系方可在4月17日之前提交登记表,参与该阶段的审查,并可在4月27日之前提交评论意见,有反对意见的,应在5月6日之前提交。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将于5月21日作出是否进行日落复审立案的决定。
由于美国两年29次动用一票否决权,一再拒绝“尽快开启WTO上诉机构成员甄选程序”的提议,并称WTO争端解决机制没有解决美方在此前提出的诸多问题,因此美方无法改变其立场。12月10日,WTO争端解决机制的上诉机构终于陷入瘫痪停摆了。
双反税的第五次复审,是针对2016年12月1日到2017年11月30日期间,中国企业出口美国光伏组件双反税率的最终认定(这一时间,美国尚未启动201税,只有双反税)。
日前,美国对华晶体硅光伏电池组件双反税率第五轮复审冲裁结果公布,本次征税范围为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期间出口自美国的光伏产品。 在本次终裁结果中,包括正泰、晶澳、晶科、东方日升等在内的23家企业获得了单独的税率,其中正泰税率最低,为2.67%,东方日升税率为4.79%。其余21家企业税率均为4.06%。
2018年9月2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正式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铝线铝缆产品启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双反调查)。
“欧盟委员会计划拒绝欧洲太阳能制造业提出的扩大反倾销措施和开启期满审查的请求,”欧盟ProSun主席Nitzschke解释说,“因此,反倾销措施将于9月3日结束。与此同时,中国正在释放全球太阳能市场有史以来最大的倾销出口浪潮:数量是所有欧盟成员国年度需求总量的四倍。虽然美国,印度,加拿大或土耳其等其他大市场正在采取严格措施防止被倾销的中国生产的太阳能组件淹没,但欧盟将终止其现有的反倾销措施并为其市场敞开大门。 ”
近年来,欧美国家针对我国光伏企业多次展开“双反”调查,通过提高税率、限定价格,直接削弱我国光伏产品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因此将业务重心转移至国内或其他新兴市场。
日前,德国慕尼黑海关总署对德国Nuremberg-based公司可能存在的,逃避3000多万欧元进口中国光伏组件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目前看来,这一情况基本属实。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贸易往来颇受关注。5月25日,商务部首次正式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