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垃圾围城”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因具有“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等特点,垃圾焚烧发电近年在许多地区成为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置和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式。近期,在江西省三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蹲点调研了解到,原先令人头疼的生活垃圾已成为相关企业眼中的“香饽饽”。同时部分垃圾焚烧发电厂也出现“吃不饱”现象,企业成本倒挂、污染隐患加大,产业发展遇到新问题。
眼下,不少地方在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时收到许多反对意见,怕脏、怕臭、怕污染是垃圾焚烧发电厂遭受嫌恶的重要原因。垃圾焚烧发电厂什么样?俗话讲,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日请随笔者参观一下深圳“含金量”最高的几个垃圾焚烧发电厂。深圳垃圾焚烧发电四朵“姐妹花”
“大藤峡水力发电厂正式成立!”,10月24日上午8时35分,大藤峡公司董事长廖志伟、总经理杨启祥共同为大藤峡水力发电厂揭牌,标志着大藤峡工程迈入运行管理阶段。
作为浙江最大的燃煤火电企业,浙能集团早在2012年就在国内率先提出燃煤电厂烟气超低排放概念。经过两年的酝酿,2014年,浙能集团与浙江大学共同研发出“多种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集成技术”,一举突破燃煤烟气中多种污染物超低排放难题。
从天长市人民政府获悉,总投资7.5亿元的天长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前奠基。该项目预计2021年年底前建成投产,建成后能日处理750吨生活垃圾,年发电量1.16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