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 余年,我国的光伏产业规模快速扩张,商用技术屡破世界纪录,一举发展成为具有全产业链领先优势的科技产业。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一项研究显示,光伏产业是我国领先世界且具有极大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但与此同时,相对于先进国家,我国光伏产业在部分领域仍有不足,需要进一步找差距、补短板,继续巩固和提升我国光伏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
国家能源局2018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308克,线路损失率6.21%。全国发电企业平均综合厂用电率为5.52%(2017年数据)。即发电机组发出1度电,到达用户约0.89度;用户用1度电,总煤耗约345克(全按燃煤机组计算)。因此,节约用电不是一句口号,而且要尽量用清洁电。一度电里还有70%来自火电
据报道,国家发改委昨天(24日)公布《关于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将现行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机制改为“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价格机制。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指导意见》将自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会对煤电企业、用户带来哪些影响?对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又有怎样的意义?
一是最近建立的一些省级电力交易中心,国家电网做出让步、不再追求全资控股,而是实施股权结构多元化,股东包括发电、输电、售电等市场主体,如重庆电力交易中心,国网股权占比70%。有评论认为,这是社会向电网撕开了一个裂口,假以时日方便对其“割肉”。
据美国投资银行瑞德集团Lazard透露,风能、太阳能已成为最便宜的电力来源,天然气发电厂则是支持它们的最佳选择。
不过火电企业还深陷亏损泥沼,因煤价上涨、发电成本上升,亏损面接近一半。这意味着,即使社会用电量继续增长,火电企业也只能自己消化成本,最多通过煤电联营、央企重组整合共担,但可见的将来,火电企业将继续独处亏损泥沼,难以自拔。
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报告》,披露全球范围内2017年投运的生物质发电、地热发电、水电、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光热发电、大型地面光伏的加权平准发电成本(levelised cost of electricity,简称LCOE,以2016年美元不变价格计算)。
据日媒报道,日本政府旨在普及海上风力发电的新法案概要于近日曝光。除了引进把都道府县各异的风车设置许可年限大幅延长至超过25年等全国统一规则外,还写入了由国家主导设置旨在与当地顺利协调的协议会。
据外媒报道,随着后半年中国煤炭进口量减少,预计今年10月开始,进口动力煤价格将开始回落,包括印度艾萨尔电厂、塔塔电力公司和阿达尼集团在内的沿海电厂发电成本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