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狼终于来了!投资商担心的事情即将到来。风电、光伏和垃圾发电,分别是非水可再生能源的主力军,种种迹象表明可再生能源去补贴化已成定局,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将完成历史使命。
面对着可再生能源补贴的严重拖欠,有人寄希望于提高电力附加,有人寄希望于发国债,也有人想着国家从财政资金中拿出一笔钱给行业“解解渴”,还有人等着进“目录”……关于补贴,行业中每天都有人在讨论。
可再生能源千亿补贴难题有望得到缓解。 财政部发布的《关于2019年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的说明》显示,2019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预算数为835亿元,比2018年执行数增加48.9亿元,增长6.2%;2019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支出预算数为866.1亿元,比2018年执行数增加27.22亿元,增长3.2%。
在2019年政府基金预算中,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收入预算数为172.5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减少44.87亿元,下降20.6%。这主要按照减税降费政策,根据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征收标准降低25%后测算。
熟悉德国《可再生能源法》(EEG)的海粉儿可能知道,德国海上风电项目享受着比一般发电项目高得多的电价。虽然近年来,随着一版又一版新的EEG发布,海上风电电价已比几年前低了很多,但项目仍然有较好的收益。
今年以来,中国华电宁夏新能源公司积极响应集团公司“三型三化551”财务体系建设号召,致力于财务转型升级。为切实解决电价补贴不到位造成的经营困难,在财务管理方面主动作为,做好资金筹划,与多家银行开展谈判,通过取得多家银行流动资金授信,弥补资金缺口,保障了资金链安全。同时,联合区域内其他新能源企业向自治区相关部门反映困难,催收电价补贴资金,切实做好“两金”压降,履行好财务管理职能。
德国联邦网络局(Bundesnetzagentur)周一宣布,在未来一年,根据该国可再生能源法(EEG),为德国所有可再生能源激励计划提供资金的征税将降至每千瓦时0.06405欧元(约合人民币0.5元)。这比2018年减少近6%,连续第二次降税。
6月12日,中国首批绿色电力证书(下称绿证)核发,来自20个新能源发电项目的2.3亿度电力以法律形式被盖上“绿色”戳印,与之相对应的绿证将在7月1日进入全国绿证自愿认购平台正式挂牌出售。
日前,财政部官网公开发布《关于组织申报第七批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项目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中明确,此次申报项目须2006年及以后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