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可再生能源开发商和运营商The Blue Circle与Ayala Corporation的电力子公司AC Energy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下,两家公司将共同开发和建设TBC在东南亚的近1,500MW风电项目,其中超过700MW项目将在越南建设。
在Formnext 2018,GKN粉末冶金刚刚宣布与金属3D打印公司EOS合作。据报道,两家公司合作开发了一种新的高效激光金属3D打印工艺,该工艺比市场上现有的解决方案更快,更便宜。合作的最终目标是加速金属AM的产业化。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由江苏省国资委牵头组织的江苏省属企业分团积极参会并开展采购洽谈,取得丰硕成果,共签订120余项采购合作协议,采购规模合计10.9亿美元。其中,食品及农产品2.9亿美元,医疗器械及医疗保健2.6亿美元,智能及高端装备1.9亿美元,消费电子及家电1.6亿美元,服务贸易1.3亿美元。
当下,数字化的浪潮正席卷而来,覆盖着各个行业,对于传统的成套厂来说,也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江苏联固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联固)就是这样一家企业,2018年,这家传统的成套厂率先进行了一场数字化的变革。
今天下午,英特尔人工智能大会在北京开幕。会上,英特尔公布了 “AI未来先锋计划”,宣布将在前沿研究、师资建设、人才培养、产业对接等方面与中国高校、科研机构展开多方位合作。
欧洲能源系统的节能减排依赖于对可再生能源的持续投资。到2030年,至少有50%的欧盟电力将来自可再生能源(RES),主要是太阳能和风能。作为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力供应安全性和降低将可再生能源的上升份额纳入电力系统的成本的方式,各国之间的区域跨界合作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打通商品交易体系、探索无国界的供应链模式已成为趋势。日前,京东宣布在进博会期间预计直接签约并采购近千亿元进口品牌商品,为进口商品入华签出高额订单。而在工业品供应链领域,京东也持续发力、加速升级“全球朋友圈”。
据外媒报道,ABB公司最近宣布,其正与美国北卡罗纳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开展协作研发项目,以研发支持电动汽车(EV)快速充电所需的基础电力系统。
工业4.0是什么?这是一个很新的概念,它起源于2013年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联手资助,在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公司等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建议和推动下形成的一个产业升级概念。去年的十月十日,李克强访问德国时,中德双方第三轮政府磋商后,发表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宣示两国将开展“工业4.0合作”。
德国的制造业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部门之一。这归功于德国制造业能够管理复杂的工业生产过程,不同任务由位于不同地点的合作伙伴完成。近二三十年来,德国制造业已成功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ICT)实现对工业生产过程的管理——如今,大约90%的工业生产过程已应用ICT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