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全国,不难发现各省发电企业抱团现象可真是屡见不鲜,在中长期交易当中尤为明显。但在山西省发电企业垄断大案、重庆能源局5日发布关于《重庆售电侧市场指引手册》征求意见稿的背景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开庭受理的山西发电企业垄断案都还没出结果,河南又发生了一起疑似发电企业垄断市场事件。
起初跟朋友说起售电公司,他们的本能反应是“你说的是供电局吧?”“电还能卖?”“手电公司?卖手电筒?”而眼下,全国在录的售电公司已达1550家,数量最多的省份山东有314家
随着售电交易相关政策的逐步放开,安徽、山东、山西、河北南网等地区已通过公示的售电公司相继开赴售电一线参与实战交易。因各地政策不一,交易结果也是大相径庭
近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公布成立一周年“成绩单”——用户数突破1000家,2016年市场交易规模452亿千瓦时。即将开展民营售电公司注册,有望年内开展业务。
近日广东省完成2017年4月电力竞价交易完成,成交电量20.27亿千瓦时,环比3月21.64亿千瓦时减少6.33%;统一出清价差为-101.50厘/千瓦时,相较3月-189.45厘/千瓦时,价差绝对值回落46%。
祸起萧墙,当9号文公布的时候说售电要放开,大家不为所动,于是就深圳的几家售电公司成立了;当6个配套文件出台,说售电公司可以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大家懵懵懂懂,于是全国零零散散的售电公司成立了
2017年度安徽电力双边直接交易实际成交电量达400亿千瓦时。其中,电力用户成交电量88亿千瓦时,售电公司成交电量312亿千瓦时;电力用户购电成本降低近29亿元。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深化配电改革,升级售电模式,加快能源互联网实效落地》的提案为电力改革下一步的走向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解决之道。
从2015年3月份到目前,新电改方案出台整整两年,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推进,新电改的改革进程超出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