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造芯这个动作上,各家的动作都较以往更为积极。目前国内造芯军团阵容还是很强大,除了BAT、华为、中兴、大唐之外,家电行业的海尔、海信、美的、长虹也相继入局,格力虽说入局的时机晚了点,但它的动作也越来越频繁。今年,董明珠对外放话即便是花500亿也要把芯片造出来,言下之意格力在造芯这件事上并非玩票性质。
芯片作为当前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及实力的重要参考标准,一直以来在企业圈内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于企业级市场来说,其实也意味着谁最先占据了芯片市场,谁就拥有占领未来科技市场的主动权。
芯片被誉为当今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最真实,也是最前沿的体现,同时芯片也是各国竞相角逐的国之重器,众所周知,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在集成电路领域也已经跃居全球第二大设计市场,但是当前除了移动终端和网络设备部分集成电路产品占有率超过10%意外,高端芯片我们的市场占有率几乎为零。
中国政府将在2019年强制要求整车执行胎压监测系统TPMS安装规定,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对TPMS传感器需求量巨大。随着合微、宁波琻捷等国产TPMS传感器芯片的量产,以往由只有NXP、英飞凌能提供可量产的TPMS芯片的垄断情况被打破。但是如何提高技术成熟度、品牌认知度,并在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国内芯片厂商依旧任重而道远。
2019年我国将进行5G网络试商用,到2020年有望实现5G正式商用,5G热潮之下,我国芯片企业准备如何?近日,紫光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紫光展锐首席执行官曾学忠在重庆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紫光将进军中高端芯片市场,计划于2019年实现5G芯片商用,与5G移动网络的部署同步推向市场。
据媒体报道,经过近9年攻关,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与北京航星网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实验室已成功研发出新一代半导体激光气体传感器国产芯片,并已具备大规模量产条件,目前已制作成激光器。未来航星设计开发的激光气体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于煤炭瓦斯监测、地下管廊气体感知、城市燃气安全保障及消防等诸多领域,助力高危行业的安全监控、预警、以及应对措施的及时采取。
在军事科技不断发达的今天,大到一架航母,小到一枚导弹,都能隐形。军备的“大隐形”时代已经来临,各国的军事专家都在研究如何把自家的军备隐藏起来,不被雷达监测到。既然有隐形,当然有反隐形。这是应付隐形军备的有效手段。而我国一直致力于反隐形技术的研发,成绩斐然。
近期半导体产业的种种遭遇引发了一场对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全民思考,我国半导体产业在全球究竟处于什么位置?未来该如何发展?又有哪些突破口?近日,曾出任多家世界级半导体公司中国区高管、现任深圳得彼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的蔡勇接受了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专访,结合他丰富的工作经历和深入的行业研究,详细阐述了对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独特见解,提出了一条具有实践意义的破局之路。
机构研报认为,目前晶圆制造主要还是集中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并且在晶圆制造工艺的一些关键技术上,我国的国产化程度较低。此次中芯国际14纳米FinFET制程接近研发成功将有望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可在部分产品的先进生产线上实现国产替代,国产芯片整个产业链也有望进一步受益。
尽管美国对中兴销售零部件和软件的禁令将被解除,但此事依然对中国的芯片产业敲响警钟,社会各界普遍呼吁国家层面加强对芯片研发的扶持力度。近日有媒体注意到,在中央国家机关发布的新采购名单中,服务器产品的技术要求格外引人注目,因为龙芯、申威、飞腾等国产CPU都被列入了政府采购名录,“中国政府采购也开始发力国产芯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