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地平线机器人由余凯创办,他曾经在百度负责无人驾驶汽车项目,目前跟奥迪合作在无锡开发无人驾驶汽车。该公司的另外一款芯片可以运行面部识别算法,让摄像头能够识别设备中存储的最多5万张人脸。
获悉,海豚社成员地平线与韩国最大的通讯公司SK电讯(SK Telecom)达成合作协议。双方表示,将在智慧零售领域展开深入合作,携手共同拓展韩国以及全球市场。
近日,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在“ADAS与自动驾驶处理器大会上”透漏,地平线自动驾驶芯片已经推出了样片,并开始在这些主机厂客户中测试样品,将进行车规级认证
无论是芯片巨头英伟达、英特尔还是AI芯片明星初创公司寒武纪、地平线都在努力提升芯片算力满足AI的需求,因此AI芯片目前的价格少则几十多则上万美元。然而,一家深耕深圳的公司表示他们推出AI芯片比海思早几年,并且还要用1美元的AI芯片让更目前的有初级影像功能的终端实现AI功能。1美元到底是噱头还是生存之道?1美元的AI芯片有哪些不一样?
4月23日,南京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在地平线团队,清华大学张钹院士领衔的AI学者团队,以及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正式成立。在市场趋势、巨头加持、团队过硬、战略明晰、产品优越等利好因素下,地平线被业界频频看好,或可领衔国内ADAS和自动驾驶领域。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二十国集团国家创新竞争力黄皮书》,中国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赖度高,80%芯片都靠进口。有专家指出,中国的芯片技术和生产工艺整体上目前与美国无法相比,但在低端芯片的生产上,是可以完全自足的,问题主要在中高端产品的产业和技术上。
还有,包括地平线机器人,发布了我国首款嵌入式人工智能视觉芯片,这也是中国首次推出大规模量产流片的人工智能处理器。寒武纪则成为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芯片厂商,早前有报道估值高达20亿美元,目前寒武纪终端处理器IP产品已衍生出1A、1H等多个型号,在未来数年,全世界有数亿终端设备可望通过集成寒武纪处理器,包括华为海思使用寒武纪1A处理器。
据《华尔街日报》北京时间2018年1月5日报道,芯片行业此前一直都不是中国企业的优势领域。近日多家外国主流芯片厂商爆出严重漏洞,而就在此时,中国部分芯片企业希望凭借AI芯片,打出一片天地。
历时两年,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地平线的第一代AI视觉芯片在12月20日发布,首先将面向智能驾驶、智慧城市、智能商业三类场景。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对第一财经记者说,明年还将在智能家居领域有更多的商业化落地。
这个名字,一度让人以为余凯也掺和到了机器人这个大热的领域中。地平线创立后,PingWest 品玩从内部人士处了解到,该公司其实想做的是另一种硬件:专门面向人工智能优化的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