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某10MW+的多晶组件订单以1.35元/瓦的“跳水价”成交,远低于目前市场上的公开报价。行业人士分析,上述报价实际上已经突破了多晶产品的成本线,“显然,这个价格极不合理,一方面要警惕供货商以次充好的风险,另一方面不排除亏本抛货等特殊因素”,上述人士强调,这显然不是一个正常的价格水平。
犹记得“530”新政刚出台的那段时间,市场上本就处于下行区间的硅料价格应声再降。硅料价格跌破90/公斤,且往往有价无市。同时市场一片萧条,诸多硅片企业纷纷停产减产:所有的多晶硅片企业都在亏损;单晶硅片企业除了隆基和中环外,也都在亏损。
大全新能源首席执行官张龙根表示,“我们预计将在2018年第三季度完成太阳能硅片业务的关闭。此举将使我们能够将所有的资源和专业知识集中在核心的多晶硅制造业务和3B阶段扩建项目。该项目将于2018年第四季度开始试生产。”
根据协会的统计,2018年下半年国内多晶硅产能增量在17.5万吨,到2018年底,国内多晶硅产能可达43.9万吨。考虑到部分增量将暂缓或者终止,下半年实际新增量大约在12.6万吨,预计2018年底国内多晶硅总产能在36.6万吨,同比净增9万吨,预计到2019年底预计产能将达到47.3万吨。
四月初长假过后,市场虽感受到630抢装潮带来的需求回温,但回温速度仍较预期缓慢。本周多晶硅片环节已止住跌势,多晶硅虽亦微幅下跌,但预期因拉货潮的出现,后续跌价空间十分有限
中国光伏业坎坷发展中的又一个重要节点来临:2月28日晚,行业龙头保利协鑫下调了3月份的硅片销售价格;紧接着3月1日,欧委会宣布将对华光伏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延长实施18个月。
12月28日,2016年末最后一轮光伏产业链报价业已出炉,近一个月多来高效多晶硅片价格随下游价格调整,与单晶硅片价差突破0.1美元性价比“阈值”,甚至达到0.15美元,预期年后随市场上多晶金刚线切和黑硅制绒产线陆续投用,如单晶再无新降本举措,价差会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