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对“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的担忧从未消失,但光伏企业对于扩产的热情始终不减,龙头企业毫不畏惧地加入产能“竞赛”中。今年以来,隆基股份(601012.SH)、通威股份(600438.SH)、协鑫集成(002506.SZ)、晶澳科技等8家A股光伏公司先后累计宣布投资总额达708.38亿元的产能扩张计划,涉及光伏硅棒、硅片、电池、组件等制造环节。
3月25日,隆基、通威先后公布了4月光伏产品定价。其中M2产品降价幅度最大,隆基M2硅片降至3.07元/片,与上个月相比降价0.4元;通威156.75电池降价0.07元至0.91元/W。
3月25日,隆基发布单晶硅片价格公示,单晶硅片P型M6 180μm厚度价格为3.41元,较上个月下降0.06元/片。这是隆基11个月以来166单晶硅片首次降价。
工商信息显示,协鑫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由朱钰峰变更为王东。目前王东担任协鑫集团董事长与总经理,朱钰峰任董事。
在降本增效的大趋势下, 向大尺寸硅片转换成为了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2019年以来,晶科、晶澳、天合、爱旭等一线组件与电池企业先后完成158.75mm直角单晶硅片产线改造,隆基推出166mm硅片,中环推出210mm硅片,大硅片产业化风口已至,围绕其产生的纷争依旧不断……
1月15日晚间,中环股份发布“关于子公司与关联方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暨关联交易的议案 ”。公告称: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公司全资子公司天津市环欧半导体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后称“环欧公司”)拟与天津中环海河智能制造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后称“中环海河基金”)共同投资设立天津市环智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后称“环智新能”)。
“降本增效”一直是光伏制造的最大的主题。作为光伏系统最核心也是成本占比最大的部分——光伏组件,就成为了光伏制造的核心战场。
自从爱旭科技发布5GW210电池生产线量产的消息,整个行业炸了锅,再次就尺寸问题引发大讨论,而此次不同以往的是,210已经显著占上风,166几乎偃旗息鼓了,我之前撰文《210将成光伏行业最终标准》,更是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对于争论我们姑且放一边,有争论是好事,在争论中前进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近日,正泰新能源与美国客户签署了光伏组件供货订单,为13个项目提供617MW的光伏组件,本次订单产品包含单晶、多晶、双面等多种类型,将全部在2020年内完成供货。
本周整体市场依旧持续悲观看淡,对于今年的旺季已经不抱以任何奇迹发生。整体供给链除了上游硅料算是稳定之外,自硅片下至组件的价格都有明显的下修趋势。展望今年的市场局面已经不再抱以乐观,国内装机量若能够冲上30GW的指标也算是给予供应链厂家们一个明年的希望,对于明年上半年的期待感可说是注入一股强心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