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存储器的种类日益繁多,每一种存储器都有其独有的操作时序,为了提高存储器芯片的测试效率,一种多功能存储器芯片的测试系统应运而生。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存储器芯片的测试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对各种数据位宽的多种存储器芯片(SRAM、MRAM、NOR FALSH、NAND FLASH、EEPROM等)进行了详细的结口电路设计(如何挂载到NIOSII的总线上),最终解决了不同数据位宽的多种存储器的同平台测试解决方案,并详细地设计了各结口的硬件实现方法。
从莫大康的《存储器热要冷思考》一文了解到,存储器江湖的垄断格局早已成定局。从1999年开始,历经六次大的兼并与退出,厂家数量上己经越来越少,在DRAM块,剩下三家,包括三星,海力士及美光(它于2012年兼并日本的尔必达),以及在NAND块剩下四组,分别为三星,东芝/新帝,海力士以及美光/英特尔。尽管台湾地区尚有几家,但由于实力不济,纷纷依附于美光,或者转型代工。其中一个鲜明的事实是从未再有“新进者“呈现。
2017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产业收获颇丰,一举带动科技行业的营收增长,纵观发展态势,还将持续至2017年下半年。IC insights在最新预测中指出,由于存储器(DRAM和NAND闪存)的价格上涨,至2017年全球集成电路销售额也将同比增长16%。
近期大陆紫光集团抛出旗下紫光国芯终止对长江存储的股权收购,成为两岸存储器产业震撼弹,紫光国芯原本要100%收购专职3D NAND业务的长江存储,但紫光内部评估长江存储未来要进入获利阶段,可能要等上5年,因此,紫光国芯暂停该收购案,但紫光仍强调长江存储需要的人民币386亿元(折合新台币逾1,700亿元)资金全数到位,建设时程一切按既定计划。
7月16日晚间,紫光国芯公告称终止对长江存储股权收购计划。这是紫光国芯继2015年800亿定增失利、收购台湾力成与南茂部分股权计划接连折戟后,首次转向内部整合后的又一次失利。
研调机构IC Insights表示,即便今年终端电子产品出货产值仅将年增2%至1兆4,930亿美元,但半导体业产值将可望年成长15%至4,191亿美元,主要成长来源将来自DRAM、NAND Flash价格上涨带动。
在日本官民基金产业革新机构(INCJ)积极参与东芝(Toshiba)存储器事业出售案谈判的另一方面,似乎对日本面板产业态度转趋消极,而这样的转变,对日本显示器公司(JDI)而言可能将是重生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