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今年三季度韩国半导体设备出货规模为34.5亿美元,同比减少31%。三季度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为39.8亿美元,同比增长106%,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2017年三季度时,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还仅仅只有19.3亿美元。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数据,2018年6月以来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北美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出货金额均出现了明显的增速放缓。 韩国半导体市场遇冷,中国强势崛起
来自专业分析机构的分析现实,目前全球8英寸及12英寸晶圆皆出于供不应求状态,且缺货问题面临着持续恶化的可能,因此各个厂商都针对8英寸及12英寸的晶圆价格进行了上调。业界不容易针对8英寸硅晶圆扩充产能,预期8英寸硅晶圆恐会出现长期供应紧绷状态,所以,半导体厂对于采购8英寸晶圆的危机感更胜于12英寸。
集成电路是信息产业的基石。我国自行生产的集成电路品种和数量还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亟需突破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造出中国“芯”。在此过程中,人才的补充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由于到2030年集成电路人才缺口预计将达30万至50万人,因此吸引、培养和留住人才,成为产业发展亟待突破的难点——
数据显示,在这份总额达886.17亿美元的中国存储芯片进口额中,韩国产芯片的进口规模达463.48亿美元,同比增51.3%,在总进口中占52.3%;而台湾和日本芯片所占比例分别为22.2%和6.5%。遗憾的是,根据我国政府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自主研发的存储芯片市场份额几乎为零。
当前5G即将商用为紫光的飞跃提供了契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市场对存储芯片需求极大,这一切都为紫光集团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在这个时刻其实现了股权优化改革将有助于获得更多的支持,帮助它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三星旗下的三星电子是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和智能手机制造商,也是三星集团的旗舰子公司,虽然目前还未公布具体的数据,但外媒在报道中表示,三星这220亿美元投资中的大部分将由三星电子提供。
据统计,2017年NAND和DRAM销售总额高达1320亿美元,比2016年的800亿美元增长了65%。销售额暴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NAND和DRAM价格疯涨。其中幕后的黑手就是三星,毕竟三星在存储芯片市场的份额非常高,只要联合同为韩国企业的SK海力士,就可以轻易操纵市场。
蓝鲸TMT6月5日讯,今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监管机构正在调查存储芯片生产商美光科技公司、三星电子和海力士半导体,这三家公司均表示,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员近期走访了其中国办公室,并接受了询问。
美光、三星、SK海力士都是全球主要的DRAM/NAND Flash等存储芯片主要供应商,这些芯片最终进入到PC/手机/服务器等设备普遍需求的内存条、SSD等产品上来。
南亚科并未透露每月出货中兴的实际金额,仅表示,中兴通讯是该公司客户,虽然营收占比不高,但依照经济部的要求,已提出申请审核,只要对方保证所采用的记忆体不会用于输往违反美国禁令的地区,还是可以卖给中兴通讯,不过短期内南亚科出货中兴通讯恐受申请程序而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