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是当今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是加快强国建设的关键,智能制造的发展将驱动新兴产业和包括家电产业在内的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强有力的新动能,发展智能制造是中国实现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有机结合的最佳途径。
在经历价格战、技术战、营销战之后,今年的家电业将专利战推向了“巅峰”。业界人士认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家电产业的触角已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包括专利在内的知识产权已成为一道“绕不开的坎”。
工信部今天在官网公布了1—5月我国家用电器行业的运行情况。总体来看,家电行业实现了较快增长,但与此同时,行业的利润率也进一步压缩。这样的背景下,家电企业通过智能化创新、加强内部管理,以及多元化发展等路径谋求转型。
每年中国进口的商品当中,哪一项最花钱?许多人或许会回答:原油。事实上,在一种体积很小的产品上,中国每年花掉的钱远远超过其它大宗商品。据公开资料显示,仅2016年1至10月份,中国在进口芯片上一共花费了1.2万亿人民币,是原油进口所耗金额的两倍。集成电路是我国进口最大宗的商品,而芯片存储器是中国进口最大宗的产品,占比超四分之一。
卖家电,不如卖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最近几年来,人力成本逐渐提高、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驱动,以及资本市场重组等,将驱动工业机器人率先领先家用机器人,在中国制造领域应用迎来全面升级阶段。这也将为美的、海尔、长虹等家电企业,带来新的利润蛋糕。
据《中国家电行业发展模式分析报告》的统计,从15年第一季度开始,家电行业的整体营收情况都不太乐观,但是基本上也算平稳。2016年一季度行业营收达到了1828亿元,同比反而增长了0.83%,对于细分领域而言,白电主营降幅2.75%,黑电增长2.30%,厨电增站个17.17%,厨电增速依旧是最为优异。而空调则在渠道库存恢复至良性水平、城镇市场“一户多机”的推动下,内生需求空间依旧广阔。
中国家电业正在进入“新常态”。来自国家统计局和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前十个月,家用电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1809.5亿元,累计同比增长2.5%;利润总额844.2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3.8%。数据同时显示,家电行业产销率94.9%,较2015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
11月24日下午消息,中国海尔集团斥资56亿美元收购通用电气(GE)后仅仅几个月,外媒就爆出猛料,本周,前通用电气员工拒绝接受海尔提出的新劳务合同,使得后者寻求在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建造大型工厂以削减成本的计划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