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鸿海科技集团正式宣布启动两项AI研究培育计划:首先,将成立“鸿海工业互联网AI应用研究院”协助集团开发“工业互联网+机器人”的AI创新,未来5年内提供100亿新台币(约合3.42亿美元),从AI人才培育、IoT工业场域应用、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全力推动集团转型成为AI驱动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其次,邀请美国基因科学家克莱格·凡特共同创造“亚太前瞻健康管理服务”。
吴恩达的官方解释是:「IT 行业塑造我们的数字环境。制造业则通过塑造我们的物质环境,几乎浸润到我们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通过制造业,人类的创造力超越了显示器上的像素,成为物理对象。通过将 AI 引入制造业,我们将向物理世界提供数字化转型。」
他们认为征地理由不合法。政府计划以土地征用权(eminent domain)来征收他们拥有的18英亩土地用于扩建道路和其他设施。土地征用权是指政府为公共利益而征地的行为。但是此案中扩建道路不是为公共利益,而是为富士康的私人利益。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31日上午消息,据彭博社报道,鸿海精密董事长郭台铭表示,鸿海股东大会特别会议周三已批准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计划。
近日消息,鸿海股东大会批准通过了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在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计划。此次上市计划可推动集团加速转型成为大数据导向、AI分析驱动以及机器人运作为基础的工业互联网企业。
富士康如此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富士康CEO——郭台铭曾经总结过富士康成功的关键有四点: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即找到美国苹果、芬兰诺基亚等大客户,并利用中国低廉而勤奋的劳动力生产。不过,如今这个成功模式可能走到尽头,因国内劳工已不再是可随意榨取的工人。
全球市值最大公司苹果(Apple)与全球最大合同制造商富士康(Foxconn)签署协议,同意为生产iPhone、iPad及其他产品的中国组装工厂中的120万工人改善工作时间、提高工资、增加工会代表以及改善健康和安全条件。
北京时间1月11日晚间消息,据富士康提交给台湾证券交易所的文件显示,公司2017年营收为4.7万亿台币(约合1589亿美元),同比增长8%。
近日,黄埔海关隶属新塘海关为康宁显示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在海关完成注册登记。该企业项目投资总额为19.64亿元人民币,注册资金为6.55亿元人民币。这是年初富士康落户增城后,带来的又一家周边供应企业。
现在,富士康在印度已经开启了一些制造工厂,给小米、诺基亚、富可视等手机品牌供货,但显然,这些品牌商的总量还远不及其最重要的苹果客户一个季度的产能,而印度市场目前似乎也没有完全接受苹果,有着巨大潜力可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