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膨胀的物联网设备使用量支持厂商加大投入,突破了传感器尺寸、成本等方面瓶颈,从而大幅提升了传感器集成度。”一位行业工程师表示,各类不断成熟的新技术也对市场起了助推作用,例如3GPP Release 13和Release 14的引入提升了设备通信性能,而实时计算能力的引入则增强了物联网数据收集能力。
据高盛在2016年初发布的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市场规模将达到800亿美元。其中,工程、医疗、地产等重资产行业将是其中的重要应用场景。
对于业界关注机器换人是否会导致产业工人失业问题,卢山表示,通过调查发现,机器换人不仅没有导致大批工人失业,反而造成结构性就业紧缺。例如维护机器工人需求大,对机器进行编程的工人也出现短缺,这背后对产业技术能力、人才转型升级带来极大需求。
据报道,26日上午,中联重科沅江智能制造工业园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在沅江市高新区举行。项目占地391亩,总投资5亿元。项目建成之后,预计1-2年内,搅拌车和干粉砂浆背罐车产能达到10000台以上,产值突破50亿元,上缴税收1-2亿元,中联重科沅江工业园或将成为全省最先进的装备制造基地和现代化工厂。
8月27日,90个督查组对汾渭平原的97个县(市、区)进行督查,发现涉气环境问题57个。
8月27日,200个督查组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201个县(市、区)进行督查,发现涉气环境问题42个。
近年来,工业4.0概念越演越烈,而“智慧工厂”作为工业4.0的核心,正在贯穿产业升级全过程。在国内,2015年正式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将智能制造作为政府引导工程,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的落地应用对于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至关重要,在此过程中,“智慧工厂”的实施落地也是中国走向“智能制造”的关键性标志。
随着物联网技术、传感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崛起,建设智能化、数字化智慧城市的声音日趋强烈。智慧城市带给我们无数对于未来的畅想,通过对多种技术的整合,从不同应用情景出发,许多现有的生活方式都将被一一打破,更智能化的交通、医疗、教育、家居、公共服务等将会陆续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一场技术对生活掀起的变革即将上演。
随着国务院一系列政策的推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深入人心,有效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工业领域中的创业公司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新鲜血液的涌入也打破了大众对于传统工业企业的刻板印象。
“高质量的工业明星城市需要明星企业和明星企业家来支撑。”8月17日,在天合光能新能源物联网产业创新中心成立大会上,常州市委书记汪泉表示,“天合光能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主动作为,完全符合江苏省和常州市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成立产业创新中心是抢滩科技前沿、引领产业潮流、推动技术创新的务实举措,也是常州明星企业进军全球市场的闪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