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到智能家居、智能电网,“智能”已经成为创新的代名词。工业领域为了适应新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冠以“智能”来描绘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于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预言“第三次工业革命”,德国政府则推出定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工业4.0”。
在工业4.0的浪潮下,许多制造业者正积极建立未来的智能工业,希望透过次时代的智能系统,将制造优化、改善营运、强化客户支持,并分析工业物联网(IoT)提供的实时数据。
3D打印大厂Proto Labs主管Stephen Dyson撰文指出,高度自动化的智能工厂不仅将影响工厂车间,还会影响更广泛的业务和供应链。工业4.0是管理供应链的全新方式,特点包括超短前置时间、按需生产及大规模定制制造,而能让无论规模大小的制造商有机会在全球舞台上竞争。
工业4.0是未来趋势,但仍只有部分制造商采用,如何让更多制造商开启工业4.0的大好机会,数字制造服务供货商Proto Labs工业4.0部门负责人Stephen Dyson提供第一手建议。
航天产业急需采用工业4.0,成败关键在于改变企业文化和投资新科技。据DirectIndustry e-Magazine报导,英国航天国防产业贸易组织ADS首席经济学家Jeegar Kakkad表示,工业4.0的成功关键是培养数字思维。
自动化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基础上,通过感知、人机交互、决策、执行和反馈,实现产品设计过程、制造过程和企业管理及服务的智能化,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与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