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享经济”在世界范围内风生水起,在全球掀起了“复制”热潮。国外企业在引入“共享经济”的过程中意识到,要让“共享经济”健康地融入当地,规避乱象,不是一味机械复制就可以的,还必须借鉴中国的管理经验,学学背后的“大智慧”。
庹震答道,“中国制造2025”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中国制造2025”及其相关的政策措施同等适用于所有在中国境内的企业,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在“中国制造2025”实施过程中,中国一直秉承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利用各种双、多边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为企业间务实合作创造良好环境。
10月17日,商务部合作司负责人介绍了2017年1-9月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情况。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4个国家和地区的5159家境外企业新增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780.3亿美元,同比下降41.9%,非理性对外投资得到进一步有效遏制。
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和人工智能(AI)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自1962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以来,机器人技术及其产品发展迅速,如今已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自动化工厂(FA)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自动化工具。
8月中旬,人工智能芯片初创公司寒武纪获得1亿美元的A轮融资,至此成为该领域的第一个“独角兽”,紧接着,9月初,华为在IFA 2017上正式发布了全球首款面向手机的人工智能芯片“麒麟970”。
我国智能电网投资主要由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等两家主要电网公司予以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电网智能化规划》,标志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全面启动。智能电网将有效推动我国电网发展方式的转变,相应的一系列新兴技术的研发将有助于我国占领新兴产业制高点,是电力企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随着信息化技术与工业融合发展,物联网、大数据的在工业中应用越来越普遍,无数的设备连网接入网络,以便于监测维护。然而,工业物联网发快速发展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威胁。
有媒体报道,中国计划在今年至少发射4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这是到目前为此精度最高的北斗卫星,其定位精度要比原先的系统提高2至3倍,甚至媲美或超过美国的GPS,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覆盖全球。
全球第二大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日前发布报告称,2017年全球智能变压器市场规模约为14.7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这一数据将增至24.3亿美元,年复合增率达到10.54%。
海量的标注数据,加上简单粗暴的前向/后向传播计算,也许并不是人工智能未来的全部,从今天开始,我们最好把这点记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