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愈来愈多的企业盯紧近红外市场这份“大蛋糕”,在近红外领域动作颇多,“野心”尽显。在市场需求的强烈刺激下,布鲁克、赛默飞、万通、珀金埃尔默等进口品牌以及聚光科技、上海棱光、迅杰光远等国产品牌持续推出多用途、多类型的近红外光谱仪。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些品牌在业内赢得俱佳口碑。
近年来国内外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安防行业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当前我国安防系统建设尚不完善,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国家十分重视社会治安的维护,从“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到“雪亮工程”,持续加大对安防行业的投入,推动安防产业景气度迅速上升。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技术(OLED)是新一代的显示技术,其优异的特性使其成为国际显示技术的主流,并已在当今最新、最高端的移动显示终端中得到应用,预计2017年市场需求将超过250亿美元,到2021年有望超过400亿美元。
据悉,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我国将加速完善信息产业政策体系,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制定和出台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多个细分领域的产业政策,在确保上述产业前沿领域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我国信息产业整体做大做强。
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半导体材料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信息社会和大数据时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材料,它的发展对高速计算、大容量信息通信、存储、处理、电子对抗、武器装备的小型化和智能化,甚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安全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石墨烯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位居世界发展前列的产业之一。随着近一年来下游应用“全面开花”之势的出现,二级市场资金频频对石墨烯概念“高举高打”,宝泰隆、碳元科技、方大炭素、华丽家族等相关概念股股价近期创出今年甚至历史新高。
机器人既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也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点。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对于打造中国制造新优势,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机器人研发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及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
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公布的硅晶圆产业分析报告显示,今年第2季全球半导体硅晶圆出货面积达2978百万平方英寸,创下连续5个季度出货量最高的历史纪录。
目前,中国集成电路的市场需求已远远大于其产值,高额的进口费用,在不断催促着中国集成电路的创新发展。但由于国内集成电路技术发展较慢,核心技术以及众多专利大都来自于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以致于并购成为了中国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光伏上网电价几乎会在每年的“630”后出现下调,因此6月单月的表现更加引人瞩目,常常会被看作是新能源市场变化最大的时间点。就在去年同期,因电价继续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