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Li2O2化学的高能量密度对于电动汽车商业化应用是有希望的,但碳基阴极的不稳定性以及放电产物的绝缘性限制了它们的可再充电性和能量密度。近日,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Marnix Wagemaker教授(通讯作者)提出了一种由α-Fe2O3纳米粒子和碳纳米管(CNT)组成的阴极材料,其在高容量的深层充放电下实现了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随着先进便携式电子产品、电动汽车等的快速发展,对于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属锂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Ah/g)及-3.04 V 的超负电极电势(相对标准氢电极),是理想的高比能量二次电池负极材料。因此,开发基于金属锂负极的高比能量二次电池如锂金属电池、锂空气电池及锂硫电池等重新受到关注,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化学电源领域的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