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都希望材料具备较好的耐久性,但是当我们不需要它们时又希望它们可以彻底消失,而不是不断填满垃圾场。现在好了,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在有燃料的情况下可以持续使用,一旦燃料用完就会自行分解的材料,有望缓解塑料及电子垃圾的日益增加。
日前,ABB从波罗的海电缆公司斩获升级瑞典-德国高压直流输电互连项目的订单。波罗的海电缆公司是挪威国家电力的子公司。这条互连跨越波罗的海,连接德国和瑞典的电网。
早在2016年6月,华工科技就引进克劳斯艾姆尔曼教授作为公司首席科学家,并推荐其成为湖北省“外专百人计划”专家。合作期内双方将携手共进,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共同开拓全球高端船舶、航空航天市场。
据外媒报道,日本东丽株式会社将在欧洲建立一家工厂,制造电动车锂离子电池零部件,截止至2020年,东丽的预算支出约为1200亿日元(约合10.8亿美元),其中部分资金将用被于该欧洲工厂。
火红七月,流光溢金,巴科光电捷报频频,来自德国“红点奖(Red Dot Award)”颁奖现场消息传至中国深圳巴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巴科光电钻石系列LED租赁显示屏凭借其上市以来优异的市场表现和用户口碑,钻石般靓丽的外观和结构设计赢得了红点奖组委会专家评审团成员的一致好评,荣获2017德国红点设计大奖。也标志着中国LED显示屏制造企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再迈新台阶。
这是让人目瞪口呆的西门子“未来工厂”,最目瞪口呆的是这工厂不是在未来,而是活在当下,在德国巴伐利亚邦东部的安贝格(Amberg),纽伦堡以东约60公里的维尔斯河(Vils)畔,当我还在陶醉在维尔斯河美景时,冷不防的已到达门禁森严的德国工业4.0最佳示范单位。
据卡尔斯鲁厄技术学院2017年7月7日报道,德国卡尔斯鲁厄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基于半透明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太阳能眼镜,可为眼镜上集成的微处理器提供电力支持。该太阳能眼镜是光伏移动应用的典型代表。
你知道吗?其实Made in Germany也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发展过程。德国人曾经被耻笑为“精神散漫”的民族,他们也经历过步履维艰的“山寨阶段”,甚至,他们的产品都要打上屈辱的符号“Made in Germany”。如今,德国制造已经是品质的象征,是领先的标签。
据悉,这种传感器名为TCS-01CA,设计能进行不间断的性能评估,能精准测量气缸压力,减少氧化氮和二氧化碳排放。目前,该公司已经为MAN和瓦锡兰发动机提供了适配器,并且已经于2015年4月在货船“Hedda Schulte”号上安装,进行项目测试。
当“中国制造2025”携手德国“工业4.0”,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6年中国对德国投资29.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8.6%,存量达88.27亿美元;同一年,德国对中国新增投资项目392个,投资逾27亿美元,累计投资项目9394个,投资存量281.8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