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几年过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观念已经影响到世界主要国家的决策层,中国政府也在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以应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此外,包括美国、法国、日本在内的其他主要制造业大国也纷纷制定了自己的新产业发展战略,力图占据新产业变革的制高点。
德国电工电子与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DKE)于2015年4月发布了工业4.0参考架构模型(RAMI4.0),如图所示,并将其提交到IEC/TC65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技术委员会。现在,RAMI4.0已成为公共可用规范IEC/PAS63088发布。RAMI4.0以一个三维模型展示了工业4.0涉及的所有关键要素,借此模型可识别现有标准在工业4.0中的作用以及缺口和不足[4]。为方便起见,本文使用X、Y、Z来区分三个轴向[5]。
这家德国公司将提供其Power Station 2000SC,这是一个交钥匙系统解决方案,配备两个Sunny Central 1000SC-XT逆变器和一个用于电网连接的中压解决方案。
勇于开拓、灵活及快速响应,使朗德万斯公司在照明行业新的发展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前行。尽管已有百年发展历史,仍然焕发出年轻企业的活力。今年,“SCALE设计语言”首次在(Light + Building)国际灯光照明技术与建筑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亮相,是朗德万斯将品牌自我认知转化为一种现代设计语言,并成功应用到照明产品创新当中的最好诠释。如今,朗德万斯已成为“德国2019设计大奖赛”照明产品类别获奖企业之一。
根据预测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九个月这一数字为38%,得益于高风能和太阳能发电。BDEW和ZSW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如果风能供应在第四季度沿着近几年的平均水平发展,那么可再生能源在全年可以覆盖不到38%(需求量)的份额。”
当中国全速迈向未来的时候,欧洲的电动车革命似乎仍停滞不前,而德国作为欧洲最大市场,正落后于其电动车发展目标。根据德国经济周刊的一项调查显示,德国五大城市到2030年将需要至少3000辆电动,柏林、汉堡和科隆这三个城市率先宣布了相关策略,法兰克福和慕尼黑紧随其后。
最近德国资讯科技、电信与新媒体协会Bitkom公布的一项安全研究报告显示,过去两年,德国有大量制造业曾遭受过攻击,带来了约430亿欧元(合500亿美元)的工业损失。Bitkom询问了503位德国各领域制造业的管理者或安全主管,有68%明确表示他们曾遭受攻击。这其中,有47%的损失源自网络攻击行动,也就是说来自工业体系的物联网、智能制造等等方面的升级。
考察团在10天的时间里,考察了贝加莱自动化公司、宝马丁格芬工厂(Dingolfing)、智能制造职业教育领域的“隐形冠军”莱茵科斯特、GE增材制造体验中心、全球工业机器人领导厂商KUKA、全球领先的三维产品样本和零件库制作发布平台CADENAS、激光装备制造行业巨头通快集团(TRUMPF)、物流装备全球领军企业KARDEX、国际领先的电气控制柜制造企业威图工厂、威图物流中心、威图/EPLAN联合创新中心以及威图全球总部,考察取得了丰硕成果。
据外媒报道,日本安川电机(Yaskawa)正在收购其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工业用驱动系统领域合资公司的份额,使其能够完全控制所有业务,并于11月1日成为安川全资子公司。该合资公司名为Yaskawa Siemens Automation&Drives(YSAD),收购之后将更名为Yaskawa Automation Drives(YAD)。
将生产设备集成到特定实时以太网系统中,不仅要实现不同协议之间的互联互通,更重要的是选择一个可靠的解决方案,能够符合现场各种应用的需求。施耐德电气在阿根廷的客户面临这样一个难题,为了要建立无缝过程控制来驱动工厂及其子工厂的自动化系统,需要将专有IO信号转换为整个工厂使用的标准PROFINET协议。德国赫优讯提供了一个高效灵活的解决方案,可以使用简单便捷的编程工具快速完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