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无疑已经成为国内最受关注的产业之一,不过,注意到,资本和创业者正逐渐回归理性,2017年机器人企业注册增长速度首次下滑。此外,机器人高端产业低端化、核心零部件遇瓶颈等问题也有明显改善。
针对民营企业发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指导意见,这是改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环境建设和优化相关政策的权威依据,应真正得到贯彻落实。
2017年以来,江苏、浙江、广东等多个东南沿海省市相继公布了新的海上风电发展规划方案。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年初,各地规划的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一亿千瓦。
然而,富士康的上市过程却打破了这一常规。2月1日,富士康报送审报稿,2月9日公布招股书申报稿和反馈意见;2月11日二次申报稿,2月22日招股说明书进入“预披露更新”状态,3月8日上会,也就是说,1个月内,富士康走完了从预披露到上会的所有流程。监管部门对“独角兽”开放的企业绿色通道非常快捷,政策支持力度可见一般。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全球工业制造行业迎来了智能制造时代。美国、德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纷纷出台相应的国家政策,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说明世界主要国家重新认识到制造业才是国家真正的支柱产业,是整个国家发展的基础设施。
中国机器人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不少机器人企业小、散、弱,处在中低端。目前,我国正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并赶超世界先进企业,但这条路注定是道阻且长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开庭受理的山西发电企业垄断案都还没出结果,河南又发生了一起疑似发电企业垄断市场事件。
大力提升新能源的生产与利用,推动其由目前的补充能源逐步上升为替代能源乃至主导能源,是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分布式光伏发电要达到6000万千瓦以上的装机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