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后发的工业大国,中国目前仍然处于实现全面赶超的经济发展阶段,面临产业能力从量到质、产业品质从低到高的转型和跃升。由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引导的“新工业革命”,既为实现这样的转型和跃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性机遇和方向性指引,又为推动这样的转型和跃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和技术手段。
航空航天行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一直处于领先。该行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强劲,只有显著提高生产率才能满足。这就需要通过提高自动化程度并实现数字化工具和工作流程的端到端集成。
中国云南,2018年4月16日 ——近日,全球能效管理与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领导者施耐德电气在云南成功举办2018海上风电行业峰会,全面展示应用于风电电气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智能配电解决方案,以此实现对关键环节和设备的实时远程监控管理,提升系统可靠性,助力客户提高预防性维护能力,降低运维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及投资回报,并携手更多合作伙伴共建生态圈,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作为中国工业电器与新能源领军企业,近年来,正泰也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创造性提出“一云两网”战略布局,挖掘大数据价值,通过打造数字正泰1.0到数字正泰2.0,搭建“正泰云”平台。
人工智能是一个模糊的大概念,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人工智能来推动数字化转型,伴随着人工智能的逐渐成熟,将催生新的数字业态以及商业模式。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还需要重新思考文化、思维模式和商业模式,而不是孤立的技术项目。
从轮胎到光伏切片,从城市交通到机场调度,从医院CT机到农业育种……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有500亿台机器设备实现联网,新增产值有望达7000亿美元。随着芯片小型化和5G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将变得“在线”。一个物联网时代正在来临。
“过去几年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辅助工作,如财务、办公系统的数字化,现在则面临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方面去实现生产系统的数字化”,华为广东企业业务部部长陈斌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指出,其中“上云”极大降低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门槛。
“从2017年3月开始,中国已经进入人工智能(AI)驱动的经济数字化转型阶段。行业应重点考虑与数字化对接;学界和业界应通力合作,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普通大众也应加强自己的‘数字化素养’。”清华经管学院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煜波教授,近日在该中心与百度公司联合发布《人工智能驱动的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中国人工智能社会认知与应用需求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发布会上这样说。
科技进步不断给人类社会带来新的改变,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工业革命已经到来,工业自动化厂商正在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IT和信息技术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那么,这些工业自动化工厂未来制造业中将会发挥出怎样的作用?
近日,全球能效管理与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领导者施耐德电气在苏州职业大学召开高职院校合作工作会议,并于会上正式成立高职院校联盟,首批共有18所大专院校加入。通过与更多高校展开紧密合作,施耐德电气将为工业数字化和自动化领域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员,旨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工业数字化人才生态圈,助力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