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世界各国陆续宣布全面禁售燃油车时间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也迎来了崭新的机遇。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变革促使动力电池成为全球电池市场快速增长的最大引擎,预计至2022 年,全球动力电池总需求量和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54.9GWh和267亿美元。同时随着储能产业的不断发展,VR、无人机、智能穿戴以及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崛起,将进一步带动全球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电池产业相关设备、电池材料也将大幅受益。
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2018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1.3万辆和41.2万辆,同比增长94.9%和111.6%,上半年表现远远好于前几年同期。1-6月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共销售35.5万辆,同比增长70%,为新能源汽车增量主力。
继上次市场如此这般称呼已是3个月之前,作为近年来少有的疯涨300%以上的商品来说,四月中旬之后的持续阴跌似乎让原本骄傲的钴爷顿时少了许多愿意继续追捧的对象。
面向未来,邬刚表示,对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持续看好,此外,在轨道交通、电子制造等行业也将大有可为,有望助力相关行业智能化的实现。在需求上涨的同时,加速云也会积极投入研发,致力于在新能源汽车、电子等领域获得较大的突破,形成独有的特定价值,利用技术和产品优势,成为某些细分领域的引领者。
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推动之下,中国激光行业市场保持着迅猛的增长态势。据OFweek产业研究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激光加工设备市场规模为313.7亿美元,同比增长为12%。2017年我国激光设备市场销售总规模超过442亿元,增长高达14.8%。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发展,以及以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为代表的新型高端制造领域的不断扩张,高品质激光切割设备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这为激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据了解,中国电池联盟、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专业委员会在工信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联合北京绿色智汇能源技术研究院于9月14日-16日在广州举办2018年第二届锂电池用铝材料技术应用与产品对接峰会,届时,参会嘉宾将通过铝塑膜专场,了解到软包锂电池具有安全性能好,重量轻,容量大,内阻小,设计灵活的优势,其轻量化被广泛运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与日俱增,产业链以来发展机遇。而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的蓄电池用量水涨船高。但自2014年爆发以来,部分蓄电池已到回收期,回收利用问题迫在眉睫。虽然相关政策密集出台、且动力电池回收的市场前景可观,但废旧电池回收产业仍存在多重痛点。
日前,在深圳举行的“2018第一届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CIBF深圳)国际交流会”上,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杨晓伟接受了电池中国网的独家专访,就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电池全产业链布局、电池新型技术研发、市场竞争中的企业生存之道等热点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2018上海国际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展览会,将于6月11-13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盛大开幕,扩展上海充电设备展作为国内充电设施领域规模最大的展会平台,参展企业涵盖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电池、电机、电控等领域,旨在通过各类活动促进全产业链交流合作,推动充电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发展。
随着低压电器产品应用领域从传统电力向智能电网、新能源产业扩展,其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5月25日,德国莱茵TUV(以下简称“TUV莱茵”)与德国ADLER电器莱比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DLER”)携手,在中国西安举行了隆重的颁证仪式,ADLER获得TUV莱茵颁发的新能源汽车熔断器产品的TUV认证证书,这也是双方强强联合,不断开拓创新的又一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