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1月12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 State)在《Nature Energy》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更持久、充电速度更快以及更安全的锂金属电池是有可能实现的。该项研究由美国能源部(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提供资助,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三维交连聚合物海绵,可附着在电池阳极的金属镀层上。
近年来,智能化设备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在军事领域,以智能化军队、自主化装备和无人化战争为标志的军事大革命也在悄然进行。在侦察预警、反导防空等领域,已经有人工智能技术投入应用,而各国第六代战斗机主打的就是AI无人驾驶概念。
但是,在天津东丽区华明高新区,就有这么一支团队,每天潜心钻研着这项“黑科技”,为的就是让这样的高端技术能与老百姓的生活更贴合。不久前,刚刚落幕的“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军转民大赛”上,这支由张超博士带领的来自北科大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团队,正是凭借一项名为“极高灵敏度磁敏非晶材料器件化应用”的有关“磁敏”高科技应用项目,荣获团队组项目一等奖。
我们可能还没有得到一队队机器人在等着伺候我们,但自动化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随着自动化在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明显,人们对自动化概念及其消除就业机会的潜力一致存在着一些错误误解和担忧,而这些正逐渐被自动化将成为一种机会的观点所取代。
近期,美国工程咨询公司AECOM发布了《未来基础设施》报告。根据报告,该公司设想了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重塑,2030年的城市生活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自燃事件发生以后,对飞行安全问题的追问自然是首当其冲的。之前,三星Note7手机爆炸问题曾经一度让民航管理部门作出不许将三星Note7手机携带上机的禁令。那么,是不是可以给良莠不分、参差不齐的充电宝下一道类似的禁令呢?这恐怕不现实。从安全角度看,既然锂电池存在使用风险,禁止携带无疑是最好的处理办法。
8月14日消息,据MIT Technology Review报道,在中国,面部识别技术正在改变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你可以通过扫描脸部进入办公室、乘火车或进行贷款。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机器人在如今的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起到的作用毋庸赘言。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发展,既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机遇,也给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挑战。尤其是挑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与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