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全新能源首席执行官张龙根表示,“我们预计将在2018年第三季度完成太阳能硅片业务的关闭。此举将使我们能够将所有的资源和专业知识集中在核心的多晶硅制造业务和3B阶段扩建项目。该项目将于2018年第四季度开始试生产。”
根据协会的统计,2018年下半年国内多晶硅产能增量在17.5万吨,到2018年底,国内多晶硅产能可达43.9万吨。考虑到部分增量将暂缓或者终止,下半年实际新增量大约在12.6万吨,预计2018年底国内多晶硅总产能在36.6万吨,同比净增9万吨,预计到2019年底预计产能将达到47.3万吨。
7月28日,隆基股份发布公告称,为了更好的满足高效单晶产品未来的市场需求,保证公司多晶硅料的稳定供应,公司子公司银川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川隆基”)、宁夏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夏隆基”)、保山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山隆基”)和丽江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丽江隆基”)与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特能源”)和新疆新特晶体硅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特晶体硅”)于2018年7月27日签订了长单多晶硅料采购合同。
时间来到7月,距离“531”新政发布已经发布一月有余。最初全产业的愤怒、失望以及哀怨已经趋于平静。各企业的反应也开始日见分晓,大多数企业都已经接受现实,开始为未来的发展而战斗。近日,隆基、晶科相关负责人都针对新政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除此之外,其他企业也不甘寂寞,在此小编将近日光伏企业的动态进行简单汇总。
考虑近期市场及供应链情况,以及单晶硅片大尺寸和薄片化在制造端和客户端取得的一定进展,按照既定策略,对7月单晶硅片价格进行调整。中环会持续推进单晶硅片大尺寸和薄片化工作。
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为“10kV-110kV交流棒形悬式聚合晶硅绝缘子”召开了技术鉴定会,部分专家委员还先期考察了生产现场,证明其生产公司江苏金三力电力器材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设备齐全,检测手段完备,其生产的绝缘子具有首创性,且性能稳定,优势较为明显,可用于国家电网的输变电线路建设。
2012年前由技术进步推动价格下降,相较于2011年硅料价格下降40%,现阶段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光伏市场规模扩大带动硅料需求增加,2017年全球产量为2007年产量的10倍,2017年产量同比增长12%。
姑且不论自2009年中国逐渐打破高纯度多晶硅技术壁垒以来,多晶硅价格再不复现货价7年内上涨10倍,高峰时利润率超过800%的“盛况”。要知道,自2011年起,多晶硅的价格就一路“跳水”,当年年底就从当时的“巅峰”价730元/kg下滑到210元/kg的低谷,此后几年,甚至基本都没能超过这个价格,到目前更是价格都一直在100~165元/kg的区间徘徊。
芯片制造主要分为硅片制备、芯片制造、芯片测试与挑选、装配与封装、终测五大环节,硅片制备是第一个环节,硅片质量对于后续芯片制造至关重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尺寸硅片主要由美日德等原设备供应商供应,国内没有成熟的生产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