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组件制造企业,国内需求冰冻时节,攻抢国际订单急需且必然。据不完全统计,从6月开始,晶科能源、晶澳太阳能、天合光能、隆基乐叶等一线组件企业连爆海外订单,近两个月锁定超4GW海外项目。
近年来,在光伏产业连年爆发的同时,降本增效也成为了行业的主旋律。随着补贴的进一步下调,光伏产业该如何继续降低成本成为了业内人士最为关心的话题。专家分析表示,目前逆变器、支架等配件的降价空间已经不大,更多的降价任务还是要通过组件端价格的下降来实现,那组件端还有降价空间吗?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光伏产业在技术、规模、成本上已经实现全球领先,对相应产品管控标准的要求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但是我国光伏的国家标准主要来自于翻译已有的国际标准。为此,陈康平建议,梳理国内光伏标准化流程,在政策上引导更多单位和专业人员多渠道地参与标准建设工作;同时,加大标准激励力度,增强企业和研究院所的标准建设意愿;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及国际标准转化和对应规划,定期跟进国际标准发展趋势,更新国家标准,在国际上提升影响力。
杰克逊维尔提供的激励措施也同样缩水。近来,纽约市将对20万美元的“合格目标行业”拨款以及80万美元的匹配国家基金进行投票。这是对200个就业岗位的100万美元奖励。该市还在考虑额外拨款320万美元,每个工作岗位可获2.1万美元。
3月9日消息,全国人大代表、晶科能源CE0陈康平在《关于太阳能级多晶硅进料加工贸易进口业务模式的议案》中表示,当前光伏行业受国际形势影响很大,其市场重心应随国际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化不断调整,合理优化产业布局,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他建议,鼓励光伏行业推动太阳能级硅料加工贸易进口业务模式。
钱晶:分布式光伏之所以被期望会对未来能源带来巨大的改变,将不只是单点单线、个别垂直领域的创新商用,而是更阡陌纵横、铺天盖地的无所不在。晶科旨在打造城市分布式能源大脑平台,完整描绘分布式光伏无所不在场景的平台。
2017年已经过了一大半,作为全球最大组件制造商,并刚获得彭 博新能源授予的“全球最具可融资性组件品牌”称号的晶科能源,如何预测未来的技术走向。
9月4日,贺利氏全球光伏业务单元(简称“贺利氏”)宣布,与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晶科”)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合力打造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新一代“超级光伏电池片”,同时在开拓“一带一路”沿线新能源市场开展紧密合作。
第十一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举行期间,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中国光伏企业“走出去”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应该努力提高自身全球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