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美国IBM提出“智慧城市”概念以来,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加快,以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能源、公用设施、医疗、水资源管理、公共安全、政府服务和教育等方面的智能实践和应用效果已经凸显。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城市竞争的制高点。
据悉,郝旭东(Michael HAO)此前担任SAP全球副总裁中国区联席总经理,领导中国区业务实现持续高速成长并推动了德国工业4.0在中国的落地与本地化创新。他在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拥有二十多年的实践经验。郝旭东将协助Geek+公司CEO郑勇制定公司发展战略,并全面负责公司的业务开展和全球化运营。
智慧物流是整合人工智能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资流通过程中的某些问题。
“智慧零售”浪潮下,一些实体零售企业已经在特定场景下将人工智能整合进自己的业务,实现了智能化升级和变革,并从中挖掘出新的销售机会。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人工智能在实体零售行业的8个典型应用场景。
近日,在贵阳举办的“智慧广电”建设现场会上,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局长聂辰席公开表示:“在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和亲自推动下,工信部已经同意广电网参与5G建设,国网公司正在申请移动通信资质和5G牌照。
“中国的仓储管理就是看守仓库、搬运货物,实在太累了。”相信几年前这还是大部分人对于物流仓储的印象,那时人是搬运拣货的主体,每天走4万步很正常,高峰时期每个人手持订单拉着拖车来回折返跑,拼命干活还是解决不了物流滞后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层面的战略重视,智慧城市建设方兴未艾,从单一、分散的行业、部门建设,加速转向为全局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据数据统计,全国提出智慧城市规划的城市超过300个,所有副省级以上城市、89%的地级及以上城市,47%的县级及以上城市均提出建设智慧城市。
此外,还有部分物流相关的新兴技术尚未发展成熟而未能在中国投入商业用途,例如仓储中的AR/VR技术、最后一公里中的3D打印等,但前景非常值得关注。物流行业在新时代面临的诸多挑战中,对物流硬件设备的挑战是很直观的,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物流硬件设备的智能化绝不能因为成本等原因而忽略,因为它不是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对于各行各业及人居生活的渗透,智慧城市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演化和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独特的信息技术环境和决策机制为智慧城市的发展营造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以上提到的只是一些应用技术层面的概念,从科学本质上看,AI的研究进展主要是‘知识表示’的研究进展。换句话说,当出现新的计算载体,例如量子计算、类脑计算和DNA计算等,AI的研究进展就会以不同的形式,在我们眼前闪亮登场。”黄教授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