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是当下社会分量最重的“热词”,而每当提到《中国制造2025》,还少不了“智能制造”“互联网+工业制造”以及“工业4.0”等这些关键词与之“相伴”。这些词汇之所以能被冠以“热词”和“关键词”,其背后无不与恢弘的时代大背景有着密切关联,那就是中国工业的巨大变革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近日,路透社报道称,全球著名扫地机器人品牌iRobot的CEO——ColinAngle在采访中透露,计划出卖各用户的家庭资料,涉及户型、装修布局等各式绘制来的信息。作为公司最高的掌权者,此言论立刻引发一边倒的批判。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我们迎来了一个智能化的时代,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等一系列智能产品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可是当你使用着智能化产品时,你了解过它们的发展历程吗?
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中国人工智能将“三步走”:第一步到2020年初步建成技术标准、服务体系和产业生态链,培育若干个全球领先的骨干企业,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早在上世纪,图灵就对机器与人的智能关系做了思考,他希望机器可以模拟人类思维。今天,人工智能的定义已被改写,机器在很多领域超越了人类的分析、学习能力。一些人开始担忧: “机器是否会控制未来,取代人类?” 在7月12日香港举行的RISE全球科技创业者大会上,滴滴出行美国研究院负责人、硅谷资深投资人的弓峰敏博士以“人类与智能机器”为主题,与科技业者、青年创业者和投资人展开交流。
人工智能与万物互联已成为智能化、网联化迈入纵深的使能技术,为集成电路产业带来四大战略机遇:形成战略新需求、开辟技术新方向、构建研发新模式、塑造竞争新格局。
在5月10号圣何塞市人头攒动的英伟达年度开发者大会上,英伟达行政总裁黄仁勋先生详细解读了其公司研发的新型芯片,该芯片可提高人工智能算法的计算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