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仿佛进入了一个“人机交互”的世界。为数不多的工人正对一台台型号、外形、功能不一的工业机器人进行调试,很快,这些机器人就将发往全国各地的制造业工厂,在折弯、码垛、焊接、3C产品抓取等岗位“上岗”,取代人工劳动。
近年来,借着政策东风,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仪器仪表行业作为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智能制造升级与自动化改造成果也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制造2025的进程。推进智能仪器仪表产业的发展,是当前仪器仪表产业转型升级、深化改革的着重方向。
近日,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在位于合肥高新区的惠而浦工业园举行了智能工厂投产仪式,光芒Touch洗衣机首次在智能工厂下线。这意味着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全球最大的白色家电制造商在中国合肥打造的全新工业4.0智能工厂,已经正式进入运营阶段。
绿色智能制造再迎多个利好。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近日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则提出,到2020年,中国将培育10家百亿元规模的环保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
工信部近日公示首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荐目录,全国49家企业入选,其中四川省两家企业进入该目录。
《中国制造2025》主攻智能制造,是当下锂电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从发布实施至今已满两年,各级政府积极落实,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动作加快,收获了许多成果。
南京市推进“两落地、一融合”、打造创新生态链又增新平台。长三角智能制造及新材料产业基地17日在启迪科技城(南京)正式揭牌,由江苏启迪组建的哈工大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有色金属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步落户,由江苏启迪和法国圣戈班集团亚太区合作成立的启迪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启迪圣戈班联合加速器当天也在基地亮相。
工业机器人是实施自动化生产线、工业4.0、智能制造车间、数字化工厂、智能工厂的重要基础装备之一,为贯彻落实好《中国制造2025》将机器人作为重点发展领域的总体部署,推进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5万台以上。
当下,中国制造已逐渐告别低成本竞争的时代,智能制造则成为当下企业转型升级最火的选择,智能家电和智慧家居也成为了不少企业新的增长点。而为了抢占这个风口,以创维、美的和格力为首的中国的家电企业也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以机器换人的方式改造生产线,把更多科技的元素融入到家电产品当中,让家居更加智能。
智能制造是全球制造业变革的重要方向和竞相争夺的制高点。中国启动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也确定以智能制造为两化融合的主攻方向,来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