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公布了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一时间,智能制造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工业自动化行业转型升级的革新热潮,各大企业纷纷引入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线与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已成为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今日国内智能制造产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呢?下面一起来了解详情。
工业4.0的概念源自德国政府2011年的计划,鼓励德国制造商数字化制造流程,以提高在全球的竞争力。2015年中国亦不落人后推出“中国制造2025”,也是为了提高竞争力而推动制造升级。美国智能制造则集结各种新兴科技,以数字通讯和高性能计算机处理为主,关键在于软件。
过去两年,格力似乎与智能手机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很多公开场合董明珠都表现出对自家手机强烈的信心。然而格力手机销量不佳是事实,甚至有刷单的嫌疑,对此,董明珠回应:“谁买的不重要,对于我来讲都是用户。”
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离不开智能化生产。产业升级,职业教育就要跟着升级。高职教育要有新观念,让学生变得更有“技术含量”。
上述颠覆人们传统认知的一幕,出现在近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四部门联合主办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在成就展现场,海尔搭建了一条互联工厂示范线,用户可以零距离体验家电定制的全流程,从提出需求到原材料上线再到成品出库,获得自己心仪的家电产品只需几分钟。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玩具(大口径)出口额263.93亿美元,同比增长37.06%。其中,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出口额49.62亿美元,同比增长45.94%;我国主要婴童用品出口额为177.17亿美元,同比增长5.71%。
13日,由湖北省教育厅主办的“智能制造行业人才需求培养研讨会”在湖北科技职业学院举行。省内24所、省外5所开办工业机器人专业的高职院校和11家企业代表与会。
2017年,是中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年,同时也是《中国制造2025》全面实施的第三年。9月10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对外发布2017中国企业500强、2017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等系列榜单,作为中国制造行业最全面、科学、独立的企业竞争力的权威评估,也反映了中国科技制造业新的一年里的真实发展状况。
王洪艳认为,电商+软件+机器人不等于智能制造。全球制造业多年实践的成功经验表明,智能制造如果真有“窍门”与捷径,当首推精益为基。电商、物联网、自动化领域的最佳应用,无一不是在全价值链精益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数字化、智能化的延伸与应用。企业凡是未经精益管理的改善,往往会形成“信息孤岛”。
最近一周,由中宣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六集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正在热播。其中第二集以《创新活力》为主题详述了五年来中国从移动支付到共享单车,从“中国制造2025”到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创新的源源不竭,创新人才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