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百年前曾经颠覆人类生活的划时代产物,汽车产业如今已全力奔向智能时代。电力驱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曾经存在于人类想象中的超能力正集结于智能汽车之上,承载着人类未来出行的使命,逐渐走进现实,俘获大众市场。根据汽车之家研究院的数据,预计到2025年,中国L2及以上智能汽车销量破千万辆,对应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达49.3%,智能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戴姆勒首席设计官戈登瓦格纳(Gorden Wagener)曾说过,“屏幕是通往数字世界的窗口,是新的马力。” 5G时代下,当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成为汽车产业奔赴的新高地,显示屏作为连接人类世界与智能设备的第一入口开始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手机的演进方向一样,屏幕正逐渐替代过去散落各处的物理按键,演化为人车交互的首要窗口,成为未来汽车的标配。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刘昌仁在“首届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国际论坛”上做了《自动驾驶测试技术与车路协同应用实践》的主题演讲。他介绍了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测试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并分享了重庆车检院在无人车检测上的应用实践。
2018年上半年,全球经济趋缓,中国经济持续平稳运行。随着经济运行的稳定协调性增强,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升,经济正迈向高质量发展轨道。
而这种变化不仅仅是来自于互联网科技对销售行业的颠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未来电动智能汽车时代全面袭来后,未来汽车的整个场景模式都会发生颠覆性变革,新能源汽车作为新起之秀,正处在从0到1的过程中。从国家政策和互联网公司的空前一致的步伐就能看出,中国的电动智能汽车正在雄心勃勃的入驻世界先进行列。
“欧盟关于智能汽车的技术发展路线把2020年作为智能汽车从驾驶辅助到高级的自动驾驶的时间点。2020年之前,一级、二级的智能汽车,也就是装了各种驾驶辅助功能的汽车在新车中的比例将达到50%,三级、四级的智能汽车将达到80%以上。全自动驾驶的车辆可能会占10%。”杨殿阁说。
12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包括九大重点领域,分别是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新材料、制造业智能化、重大技术装备等九大关键技术。
据外媒报道,英国政府近日出台了新的指导方针,要求网联汽车制造商采用更安全的网络保护技术,防止汽车被黑客入侵。
2017年7月16-1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以“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前沿技术”为主题举办系列课程,邀请清华大学、百度、沃尔沃、博世汽车、科大讯飞、 智车优行、中兴智能汽车等机构的专家,进行为期两天的分享交流及深度探讨,旨在通过培训课程让业界人士了解最新前沿技术以及发展趋势,促进技术交流、产业链融合及跨界合作。本文为智车优行科技有限公司CEO、联合创始人沈海寅在培训课上的发言内容精编
智能汽车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两化融合战略的重要支撑,代表着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以一汽、长安、奇瑞为代表的车企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