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电(记者余晓洁)中国电子学会组织专家日前编制完成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7年)》显示:当前中国机器人产业需求旺盛,市场高速增长,基本形成较完整产业链。总体看,中国机器人产业正加快向中高端、多领域发展,产业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应用范围持续增加,已服务于国民经济37个行业大类、102个行业中类。这表明机器人正深度融入制造业,助推我国制造业发展。
目前,世界前五强机器人厂商有四家(川崎、库卡、ABB、发那科)落户两江新区。“两江新区结合自身优势,以区别于国内其它区域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模式,坚持推动‘政、产、学、研、用、金’的垂直一体化整合,着力于以创新引领发展,以供给拉动需求,打造生态集聚产业,以完善链条吸引企业
12月6日-8日,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召开,7号下午领军企业高峰论坛环节大咖云集,ABB的CTO刘前进先生作主题演讲。
13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在第二届国际机器人检测认证高峰论坛上表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首次突破10万台,同比增长近70%,全年产量预计首次突破12万台。
让我们忘了电脑黑客技术吧。已经有研究人员想要通过侵入人类的大脑来创造出更像人类的超级智能体来与未来人工智能竞争。
轨道车辆智能检修系统是由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四方所)研制。该系统包括控制中心和图像采集机器人两大部分,控制中心收集整理采集的图像、调度整个检查工作过程;图像采集机器人采集列车各部位的检测信息,它主要由智能运载平台、多自由度柔性机器手臂、相机、传感器,监控摄像头等部分组成。
包括霍金在内的许多科学家认为AI机器人获得意识仅仅是时间问题,这些机器人将胜任人类的一切工作,然而这也将带来法律和道德上的挑战。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12日报道,在“The Conversation”网站的一篇文章中,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教授苏巴什卡阐述了机器人获得意识可能造成的后果。
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正不断向现代化、智能化发展,各种先进技术与先进装备应运而生。具备搬运、码垛、分拣等功能的智能机器人,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成为物流行业一大热点。但是,在物流机器人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物流行业正在历经一场巨大的行业变革。新技术、新市场进入者、新客户的期望、新模式都共同推进这场物流运输行业的改革。无论个人还是公司都希望以低价甚至是零运费获得更快、更灵活的配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