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该领域仍然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进步,例如:IBM深蓝机器人击败世界上最优秀的象棋手、自动驾驶汽车的诞生,以及谷歌DeepMind的AlphaGo击败世界最佳围棋手……目前的成就展示了过去超过65年来最优秀的研发成果。
国内机器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未来三年将是关键时期。作为一家新兴的国产机器人本体企业,如何把握至关重要的机遇阶段?如何寻求差异化的市场竞争?这些问题成为本体厂商不得不思考的关键因素。
“服务机器人面临两大挑战:一个是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结合还需多加努力,另一个是由机器人可能引发的法律法规层面上的矛盾。”罗俊杰认为,当前,各方需要做的是进一步明确服务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在行业中统筹规划,同时提升产业能力和水平,突破制约服务机器人发展的人机交互等技术。
据日本共同社4月1日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为推进面向护理现场的机器人及传感器的研发与灵活运用,1日新设了“护理机器人开发与普及推进室”,并起用包括工学及康复医学等的专家9人作为参事,以求强化力度。
传统的运维方式基本都是依赖人工和静态规则,它们无法适应于动态复杂变化的场景。而人工智能可以让运维具备机器学习和算法的能力,从而在动态变化场景的复杂条件下,能够做出高效准确的决策判断。我们需要具有从“基于专家经验”到“基于机器学习”的观念转变。
人类确实非常喜欢利用大自然的启发来开发出各种类型的机器人,而最近来自德国的自动化公司Festo则在这个领域给我们带来了让人兴奋的最新成果。这次Festo带来了两款机器人,名字分别叫做BionicWheelBot和BionicFlyingFox,看起来有点像星球大战中的人物。
当然,根据不同的售价,RVR的“力气”也不一样。据悉,2100美元(约合人民币13161元)的版本能够拖拽3500磅(1587公斤)的物体;3400美元(约合人民币21309元)的版本可以拖拽5500磅(2494公斤)的物体;而最贵的4100美元(约合人民币25697元)的版本可以拖拽9000磅(4082公斤)的物体!是不是非常不可思议?
如果每户家庭都有一台发电、储电、空调、供暖与氢燃料充电“all-in-one”机器,大概可以为住家省下许多能源成本,甚至可以达到100%电力自给自足,而这梦想并非遥不可及,目前已有厂商研发集大成技术,可望18个月后开始销售该家用系统。
蒋刚深知,机器人是一个综合性交叉学科,需要机械、电子、控制、材料、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研制机器人绝非一个人单枪匹马可为,而是需要一个精英团队共同开展科技攻关,无论是作为一名老师,还是团队的领导者,他都需要把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传授出去,把自己对机器人的这份专注传递下去。
首先是BionicWheelBot,它可以将所有6支“腿”变成身体圆环的一部分,通过其中一对来推动身体滚动。这种运动形态在下坡或是起风时比较有用——这也是这款机器人的仿生之处,部分蜘蛛和昆虫的确会怎么做。如果撞到障碍物,它能立即恢复站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