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卡机器人成立于2014年,2016年3月完成1500万元A轮融资。公司孵化于上海交通大学,目前团队规模在70人左右。业务主要有三方面,机器人本体、智能装备和数字化工厂;目前已在食品、化纤、机械加工等行业有批量应用,正在积极布局3C。
3月6日,以“让家更完美”为主题的海尔智慧家庭-服务机器人战略发布会在上海举行。会上,海尔正式发布《海尔智慧家庭——服务机器人战略1.0》,率先提出服务机器人从单一功能、单一场景到全场景的升级,正式进军服务机器人领域,并与软银机器人正式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联手从软银机器人的人形机器人“Pepper”切入,不断开拓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并率先在智慧家庭、智慧门店落地应用。
房地产中介公司和某些初创公司已经开始将人工智能(AI)融入他们的工作场所中,比如雇佣机器人来代替房地产经纪人。《华尔街日报》强调了其中三家公司,分别是加州Woodland Hills的经纪人公司REX、加州物业管理公司Zenplace,以及名为VirtualAPT的布鲁克林初创公司。
围绕机器人程式的炒作——比如,部分或全部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和其他AI技术来帮助消费者提问或解答问题、购物并完全其他事情的应用——或许已经不再似最初那样常被提及,但有一家迅速崛起的创业公司正在为创业圈构建类似的程式,其所在领域,也就是所谓的机器处理自动化,近来发展也相当迅速。
施密特称:“我想要提醒大家的另外一点是,这些技术还存在一些严重的错误,而且它们不应当参与那些与人类生命息息相关的决策。因此我不会想要前往一座完全由计算机做出所有飞行决策的机场。人工智能技术还未达到足够让人信任的程度,在使用中仍然存在太多的错误。它们可以用于咨询等领域,但是我不会让它们发出命令或者获得掌控权。”
据报道,Unibot作为安保公司Unity Guard System(UGS)的全资子公司于2017年12月启动。Unibot近期将在展会上推出防盗机器人。该机器人在流通行业的店内巡逻,通过面部识别系统认知顾客并打招呼。
IDC全球机器人研究总监Jing Bing Zhang指出,“除日本以外的亚太地区,在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采用方面正在经历惊人的增长,几乎在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制造业、资源业、医疗保健、消费品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塑,转化和保持其竞争力。IDC预计机器人支出在2017年至2021年的五年预测期内加速,到2021年达到13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1.4%,这将占2021年全球机器人市场的60%以上。”
在不久的未来,智能社会将是工业社会与信息社会广泛深度融合、技术全面更新换代、产业系统升级、经济社会结构深刻调整演进而成的新时代。
按照市场传统的划分方式,服务机器人可以分为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和专业服务机器人两大类,其中,专业服务机器人又可以分为商用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两大类。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包括扫地机器人、擦窗机器人、儿童陪伴机器人、教育机器人、虚拟机器人等;商用机器人包括手术机器人、诊断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政务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物流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等;特种机器人包括消防机器人、排爆机器人、真空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等。
3月1日,北京市丰台区社保中心的智能机器人“丰小保”在社保服务大厅正式上岗,它熟知社保相关的40余项办理流程,可熟练解答350项社保问题,让参保单位及个人享受优质、便捷、高效的社保经办服务。社保中心还将安排专职人员处理“丰小保难题库”,扩充“丰小保”的知识面,使其不断成长。